因應美國關稅 中台灣平台8縣市長對中央提15解方

因應美國宣布對台20%對等關稅,台中、彰化、南投等中部8縣市長,召開中台灣治理平台線上會議,聯合向中央政府提出「15項解方」,盼中央與地方攜手協助業者降低關稅衝擊。

▲因應美國關稅,中台灣平台8縣市長對中央提15解方。(圖/取自台中市政府)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公布台灣對等關稅暫時為20%,包含台中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的中台灣治理平台8縣市,今天舉行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視訊會議,共商應對策略。

因應美國關稅向中央政府建議15項解方,包括持續談判更低稅率、穩定匯率、編列特別預算、普發1萬現金、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分散海外市場等,呼籲全體國民當政府後盾,中央與地方攜手協助業者降低關稅衝擊。

盧秀燕表示,台灣正面臨「雙重災難」,一為中南部連日豪雨釀災,二則為美國突如其來關稅壓力,重創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命脈;中部地區涵蓋機械、自行車、手工具、精密工業等核心產業,衝擊嚴重。

她說,近期會見非美國家使節,例如德國、歐盟經貿辦事處長,以及亞洲台商總會長等,爭取協助分散市場;中市府已編列2500萬預算,協助九大產業工會出國參展、爭取非美地區訂單。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台美關稅談判底定,稅率確定後,應盡快公布完整稅則清單及對產業衝擊程度;中央關稅補助方案,除針對受影響產業外,也應對農業、勞工有配套措施。

南投縣長許淑華說,南投影響最大是農業與中小型產業,希望中央在談判中維護農業利益,並加速提出產業補助對策;小麥等穀物長期以低關稅進口,衝擊國內糧價,建議採總量管制。

許淑華提到,美國牛、豬、雞肉在關稅爭議下,可能進一步開放,進口美國牛肉須明確標示來源,中央對中小企業應盡快推出補助,否則失業率可能上升。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台美對等現行關稅20%若與日本、韓國、歐盟相比,恐喪失出口競爭力;雲林水稻種植面積全國最多,若美國以零關稅方式擴大進口稻米,直接衝擊本地農民。

張麗善說,雲林也是養豬、養雞大縣,過去開放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已對產業與民眾健康造成影響,未來若相關標準放寬,將面臨雙重衝擊,中央政府應如韓國一般,為農業畫下紅線。

嘉義市長黃敏惠建議,與美續談降低稅率,應加強對弱勢產業如農業的照顧、堅守食安,她強調,行政院盡速提出「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特別預算」送立法院;她說,應思考凍漲油、水、電價;為強化內需、考量對等關稅對於整體社會衝擊,應普發新台幣1萬元現金且不排富。

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表示,政府對美關稅談判應公開透明,盼政府能努力將稅率降至15%,約5成出口至美的竹縣企業將受影響,牽涉超過430家企業;竹縣自4月起啟動多項因應方案,包括中小企業貸款、拓展海外市場與產業轉型。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說,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市府已立即完成產業衝擊評估報告,報告顯示部分竹市在地廠商仍迫切需要中央政府提供支援;市府除啟動應變措施,也將透過台商會系統,協助廠商拓展非美市場,分散營運風險,盼中央除爭取美國關稅優惠,也應穩定匯率波動。

苗栗縣長鍾東錦指出,苗縣府已啟動「產業關稅衝擊應變小組」,統籌企業需求與危機應對並設立服務平台,協助申請補助、融資與稅務減免;為減輕企業裁員風險,苗縣府也建構「就業轉型與人才訓練平台」,提供職訓與心理支持,同時透過數據分析強化出口預警,協助產業穩健因應挑戰。

©中央社
關稅 中台灣平台 盧秀燕 美國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