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提升對美投資、製造?學者:美國什麼沒有,生產三大要素多的嚇人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共同宣布蘋果一項1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計畫。蘋果公司之前已承諾在接下來的4年裡投資美國5000億美元,這項額外的投資計畫,讓蘋果公司承諾投資總額增至6000億美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說,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以及其他晶片相關的產業要提升在美國的投資跟製造。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中)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共同宣布蘋果一項1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計畫。(圖/翻攝自白宮臉書)
川普於美國時間6日美股盤後發表重大談話,提前宣布「半導體關稅」,表示將對出口到美國的半導體課徵100%的關稅,不過川普強調,「除非他們在美國生產製造,就能免於關稅」。川普宣布,新的關稅稅率將適用於「所有進入美國的晶片和半導體」,但不包含承諾在美國生產的公司。川普表示,「所以所有進入美國的晶片和半導體都要徵收100%的關稅。但如果你已經承諾(在美國)生產,或者正在(在美國)生產,就像很多公司一樣,那就沒有關稅」。
葉耀元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以及其他晶片相關的產業要提升在美國的投資跟製造。美國什麼沒有,生產的三大要素多的嚇人:
土地:美國土地跟中國差不多大,但人口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所以未開發的土地非常之多。
勞工:美國雖然在晶片製造(電機系)的技術勞工人才比較少,但是這幾年都有在提升這一塊的教育。而且美國的技術與非技術勞動力本來就很充沛,只是如何接軌而已。
資本:這還需要說嗎?而且為了美台之間的連結,如果未來全球生產鏈會慢慢的轉化為區域或是單一國家的生產鏈模式,台灣的企業自然不能放棄這個在美國卡位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