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也要防塑?專家曝關鍵兩步驟 去除九成塑膠微粒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近期多份研究相繼揭露,飲用水中潛藏大量塑膠微粒,甚至可能進入血液、胎盤與腦部,長期帶來慢性發炎與失智風險。一瓶500毫升的瓶裝水恐含多達十萬顆微塑膠,自來水同樣難以避免,這樣的隱藏風險已成全球關注焦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顯示,將自來水煮沸後再放涼或過濾,可去除超過九成的微塑膠。原因在於加熱會產生碳酸鈣結晶,能吸附大部分顆粒,再透過濾心攔截即可有效降低攝入量。因此,「加熱、過濾」就是最簡單的防範方式。家電達人486先生指出,這股需求也推動家庭飲水設備,逐漸從傳統開飲機,轉向結合瞬熱與多重濾心的設計,成為新一波「防塑飲水」的潮流。
486先生表示,市面上不少新型飲水機結合RO逆滲透與活性碳濾材,不僅能濾除微塑膠,也能同時去除重金屬與餘氯,提升水質純淨度。部分機型甚至具備即熱、冰水或氣泡水功能,滿足不同飲用需求;也有輕巧型設計,專為租屋族或小家庭打造,免安裝即可使用。至於重視廚房整潔的人,廚下型淨水器則能隱藏安裝,並提供大流量穩定輸出。
486先生提醒,選擇合適的飲水設備之外,更應養成定期更換濾心的習慣,才能真正發揮淨水效果。採用家用淨水系統,減少對瓶裝水的依賴,既能降低塑膠微粒攝取,也能減塑環保,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