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便顏色變「灰白色」竟長2公分腫瘤 醫一看嘆:轉移了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糞便顏色改變,可能與疾病有關。(示意圖/資料照)

一般來說糞便是黃棕色,若顏色改變也可能與疾病有關。一名患者自述大便是「灰白色」,經檢查在膽汁和胰液的出口交界處,發現2公分的「壺腹瘤」,醫師示警,通常在這個位置的腫瘤大於2公分,是壺腹癌的機率相當高。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科醫師陳榮堅 發文表示,一位40多歲的男性因為上腹痛來門診檢查。在檢查時,他說:「最近肚子很痛,而且大便是灰白色的。大概在五年前就被診斷出膽結石,但是因為很抗拒開刀,每次不舒服都是靠藥物控制,但這次感覺藥物好像壓制不住了,加上家人都說我臉看起來黃黃的,聽了有點擔心,就趕快來醫院檢查。」

根據他的描述,陳榮堅初步懷疑是膽結石掉到膽管,因此先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結果比想像中的更嚴重,不只是膽結石掉到膽管,還發現在膽汁和胰液的出口交界處,有個兩公分左右的瘤,就是所謂的「壺腹瘤」。

他說,通常在這個位置的腫瘤大於2公分,是壺腹癌的機率相當高,手術治療需要同時切除膽囊、膽管的遠端、十二指腸、胰臟頭以及部分的胃,是消化系統最大的手術;而且還發現這位患者有淋巴轉移,手術後還得做電療跟化療。

陳榮堅指出,如果只是發現有一點膽沙,是有些藥物可以輔助幫忙。但一旦發現有膽結石,且曾經有「痛」過一次,就建議考慮手術。通常膽結石大於一公分會建議手術;膽結石大於兩公分會增加膽囊癌的風險。若經常反覆發生膽囊炎,且檢查出膽囊內有結石,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要考慮手術。尤其現代醫療進步,其實手術現在非常快速簡單、安全性高、恢復期短。

陳榮堅分享從糞便的顏色找出病因:

1、糞便呈現鮮紅色:可能和大腸癌、下消化道出血、靠近肛門口痔瘡相關,或是與極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如:胃出血)造成。

2、糞便呈現黑色:可能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上消化道出血有關。

3、糞便呈現灰白色:可能和膽道結石或腫瘤有關。

4、糞便呈現青色加腹瀉:比較常見的是病毒感染。

5、糞便呈現鮮黃色加腹瀉:若再伴隨肛門灼熱或疼痛的話,可能細菌感染的機率比較高。

壺腹瘤 陳榮堅 糞便 膽結石 灰白色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