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推「寧靜車廂」9/22上路 綠委揪團響應:盼台鐵也跟進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為改善大眾運輸車廂內長期存在的「大聲聊天、擴音講電話、播放影音、3C產品提示音、遊戲音效」等噪音狀況,打造安靜、有品質的公共運輸環境,台灣高鐵規劃自9月22日起實施「寧靜車廂」措施。民進黨立委邱志偉今(22)日邀集民進黨中南部立委召開記者會,肯定高鐵措施,也宣示從高鐵、手機重度使用者的立委們自身開始,響應高鐵新制,為社會做出典範。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許智傑、林俊憲、郭國文、陳素月、徐富癸今日共同召開「國會立委做典範,推動車廂新秩序」記者會,提出「手機全程靜音模式、不在車廂內講電話、車廂內交談輕聲細語」三訴求,以身作則共同落實「寧靜車廂」新秩序,推廣安靜、有序、舒適的公共運輸文化。
邱志偉指出,中南部立委經常必須透過高鐵往返通勤,每天花費至少2到3小時在車上,為了即時服務民眾,往往需要透過電話交辦案件,正因如此更應率先遵守規範,為社會做出典範。
邱志偉提到,他自2015年起持續透過質詢、函詢、記者會等方式,共超過12次關切車廂噪音問題,並要求交通部參考日本新幹線作法,研議推動寧靜車廂相關規範,2020年疫情期間,為了確實推廣防疫政策,也不斷強調降低通話與喧嘩聲的重要性,但多是流於宣導,而無進一步規範。今年8月8日更召開「車廂噪音零容忍 打造寧靜新秩序」記者會,明確提出《鐵路法》與《大眾捷運法》修法,要求將車廂噪音行為納入規範,授權乘務人員採取必要處置並設立罰則,讓制度執行更具實效。
邱志偉指出,目前國際案例已充分顯示車廂安寧是進步社會的基本共識,包括英國正在推動修法,禁止乘客在大眾運輸上大聲播放影音,違者最高可罰 1000 英鎊;新加坡長期推動「Keep volume low」政策,主管機關更實際開罰最高500新幣;日本則透過倡導「Manner Mode」模式,全面禁止車廂內通話,並提醒避免螢幕光線影響他人,這些做法皆值得台灣借鏡。
「安靜不是強制沉默,而是彼此尊重」,邱志偉強調,台灣在硬體建設已與國際接軌,但在車廂安寧制度與文化養成仍有落差,列車人員缺乏法源支撐,往往陷人兩難,既難有效制止噪音干擾,又必須承受乘客不滿。這次高鐵將相關車廂噪音行為,明文納入運送契約,列車長與服勤員在進行勸導時便能有所依循且更具嚇阻力,肯定高鐵率先實施「寧靜車廂」措施,也期盼能將經驗擴展至台鐵等其他大眾交通工具,逐步建立全國一致的公共運輸秩序。
許智傑則現場播放手機裡一段「不好意思,可以請你講話小聲一點嗎?」的錄音,笑說有時在高鐵上真的被吵到沒辦法,就只好播放這個錄音提醒對方,大部分的人聽到後也會改善。正如邱志偉所說,在公共場所應該尊重每一個人,車廂才能保持寧靜,高鐵這項措施是台灣乘車文化跨時代的一步,參考多家外籍航空設立寧靜專區,台灣航空公司也應該評估設立寧靜專區,在長程航線、紅眼班機上,評估導入「寧靜空間」概念,讓有需求的乘客可加價選擇,提升整體服務多元性。他也會繼續質詢交通部與民航局與業者合作,推動評估與試辦,讓台灣在硬體升級之外,軟體服務也能持續創新,與國際接軌。
林俊憲也表示,以前推動騎機車戴安全帽,一開始也受到很多質疑,但是台灣的國民素質是世界一流的,大家絕對做得到。希望「寧靜車廂」從高鐵開始、從立委做起,未來所有大眾運輸工具都能比照辦理;徐富癸則提到,搭乘高鐵,如果有乘客不自覺地大聲講話,的確會影響到周邊乘客的權益,而其實外國遊客搭乘高鐵的比例相當高,維持高水平的乘坐環境,是台灣鄉親應該負起的責任,「車廂零噪音,旅途更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