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價差驚人!晚訂1天多花1.2萬 達人揭密「這兩天」才有便宜票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寒暑假和連假是旅遊旺季,但機票價格波動大,提早訂機票不一定便宜。(圖/翻攝自Pixabay)

出國前購票總讓人傷腦筋──到底是早訂好,還是稍晚下手會更省?近日有節目主持人因猶豫一天,機票從 2.4 萬元飆升至 3.8 萬元,痛失1.2萬元讓她錯愕不已。旅遊達人指出,現在票價變化迅速,要想省錢,只靠「早下手」可能不夠,掌握預訂時機與工具更重要。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持人徐敏華分享,她在六月底計畫前往澳洲時,因「放慢腳步思考」而延誤訂票,結果隔天價格直接飆升至 3.8 萬元,價差達 1.2 萬元,讓她直呼「太心痛了」。旅遊達人林氏璧更提到,今年日本暑假航班出現「反向行情」:某些票反而早買比晚買還貴,打破傳統觀念。

台灣人偏愛去日本度假旅遊。(圖/翻攝自PIXABAY)

專家建議:2–8 個月前入手國際機票最划算

根據《MarketWatch》報導,研究機構 Going 與 Hopper 表示,若想買便宜的國際機票,最佳的「黃金訂票窗口」是在出發前 2 至 8 個月之間;國內航班則建議提前 1 至 3 個月下手。這段時期被稱為「Goldilocks window——剛剛好」的價格區間,最可能找到好價錢。

此外,Expedia 的資料指出,許多票價在出發前三週(約 21–52 天)開始攀升,因此不建議等到最後一刻再買。

平中週購機票勝機率高 避開周末人潮

傳統網路流言稱週二訂票最便宜,如今已被否定。最新專家觀點認為,週一、週二、週三是出發最理想的日子,因為旅客較少,票價較親民;相反地,週五至週日普遍偏貴。

專家分析,周二、周三訂機票最便宜,建議多用比價網站訂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技術破解票價變動:避免落入動態定價陷阱

旅遊達人「機票獵人」蓋瑞哥指出,航空公司如今普遍運用大數據與 AI 系統來動態調整票價,價格隨時浮動,僅靠早訂並不保證最便宜。他提議使用 Google Flights、Skyscanner、Hopper 等比價工具,開啟價格提醒功能,一旦價格出現低點,立即入手最划算。

至於坊間流傳「用VPN跨境買票更便宜」的作法,蓋瑞哥提醒,部分航空公司確實會針對不同市場訂出不同票價,但許多優惠票種僅限當地居民購買,若被查出不符規定,恐遭取消訂位,風險極高,不建議旅客操作。

Reddit 實戰經驗:6 個月前看票價更安心

Reddit 旅遊社群中,不少網友分享實戰經驗:「如果行程確定,建議在出發前 6 個月左右先觀察票價。如果有補差價空間或可改票選項,有機會進一步撿便宜。」不過相較機票,日本住宿愈來愈貴,林氏璧建議「平日住市中心、假日改往郊區」,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對於即將到來的日本賞楓季,旅客若想避開人潮並節省機票費用,林氏璧表示,可以考慮前往北海道或東北等二線城市,這些地點的機票價格通常比東京、大阪等熱門大城市更具優勢。

機票價格 便宜機票 旅遊達人 日本賞楓 訂票秘訣 廉價航空 住宿省錢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