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參拜愛情智慧女神!求姻緣招好運一次看 七星娘娘浪漫傳說

節目中心/林瓊玉報導

今(29)日為農曆七月七日「七夕」,普遍被視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浪漫節日。然而在民間信仰裡,這一天同時是「七仙女」中第七妹「瑤光」的生日。她被尊稱為七星娘娘或七娘媽,不僅是愛情與姻緣的象徵,也承載著守護孩子平安長大的重責。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七娘媽象徵 愛情美滿、事業順遂、子女平安。(圖/記者林瓊玉攝影)

傳說七仙女分別對應北斗七星:大姐天樞、二姐天璇、三姐天璣、四姐天權、五姐玉衡、六姐開陽、七妹瑤光。瑤光因愛上凡人董永而「犯天條」,留下的孩子由六位姐姐照料至 16 歲,因此七仙女被視為孩童守護神,七夕也逐漸成為感恩與成長的節日。後世流傳時,七妹瑤光的形象與織女相互融合,如今多被視為同一位,也成為七夕浪漫傳說與信仰的核心女主角。

七星娘娘神像。(圖/翻攝自開隆宮七娘媽廟官網)

在北台灣,桃園新屋深圳玄天宮等少數供奉七娘媽的廟宇,在七夕會準備九種供品:花、果、胭脂、圓鏡、梳子,以及糖粿、油飯、雞酒、圓仔花,以及「七娘媽亭」,象徵愛情美滿、事業順遂、子女平安。信眾相信,誠心奉拜可獲得七娘媽庇佑。

拜七娘媽供品。(圖/翻攝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南台灣則以「做16歲」儀式最具代表性。滿 16 歲的少男少女會在七夕這天謝謝七娘媽多年照顧,象徵正式成年,不再讓父母操心。這一習俗被譽為台南人的「人生大事」,世代相傳。

在台南開隆宮、開基臨水夫人媽廟、關帝殿、開台天后宮等廟宇都有舉辦。近年北台灣也會進行「做16歲」儀式,例如新竹大廟竹蓮寺每年也會於七夕舉辦七娘媽聖誕活動、做16歲儀式。

金光閃閃的教母亭。(圖/翻攝自台南開基臨水夫人媽廟)
做十六歲(圖/三立新聞網)

七夕除了是情人節,也是七娘媽聖誕與七仙女信仰的重要時刻。透過祭拜供品、成年禮或單純的祝禱,皆能展現對家庭守護與文化傳承的敬意。七夕因此不僅是浪漫之夜,更蘊含著愛與守護的雙重意義。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 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 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寶島神很大 七夕 七娘媽 姻緣 開運 神明誕辰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