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救國」是假象?諾貝爾獎得主示警:美債風險被嚴重低估
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救國」經濟學,正受到嚴峻的考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近日公開示警,指出美國債券市場仍未完全反映出國家面臨的財政危機,並痛批川普政府透過關稅收入來填補龐大財政赤字的想法「不切實際」。隨著美債殖利率持續攀升,各界對美國經濟的穩定性愈發感到不安。
關稅收入的「幻覺」:短期高收入,長期不可靠
史迪格里茲在義大利安布羅塞蒂論壇接受《CNBC》採訪時,毫不諱言地指出川普關稅政策的根本性謬誤。他認為,川普忽略了企業的供應鏈調整能力。
「短期內,企業來不及改變進口路徑,只好支付高額關稅,這確實會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史迪格里茲解釋道。「但供應鏈終究會改變,企業會找到最低關稅的進口方式。一旦調整完成,關稅收入便會急劇下降。」
他強調,儘管短期內高額關稅看似能解決部分財政問題,但這是一個不可靠的收入來源。他認為,美國實際的財政狀況比表面數據更糟,而市場對此的擔憂,已反映在十年期實質利率的上升上。
前歐巴馬顧問:高赤字路線已被「鎖死」
事實上,美國的財政問題在川普第一任期就已開始惡化。前總統歐巴馬時期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富文(Jason Furman)也曾對此表達擔憂。他指出,川普政府的減稅、削減支出和加徵關稅等政策,表面上看似相互抵銷,實則導致了美國對「約占GDP 6%到7%的赤字」的默認,並讓國債持續攀升。
富文認為,儘管這條高赤字路線不會立即讓美國經濟癱瘓,但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後果,例如推高房貸利率、惡化企業投資環境。
美債市場失靈?「避險天堂」光環動搖
近期美債市場的走勢也充滿矛盾。過去,美債被視為「避險天堂」,在股市下跌時,資金會湧入美債,推高其價格並降低殖利率。然而,在川普的關稅政策背景下,美債殖利率卻在股市下跌時反而上升,打破了傳統的市場邏輯。
安本集團公司(Aberdeen Group plc)固定收益全球主管喬納森.蒙迪洛(Jonathan Mondillo)解釋,這種現象反映出投資人對關稅收入的矛盾心理。在看到實際收入前,市場擔憂關稅會拖累經濟成長、增加財政赤字;而當部分收入開始出現時,投資人對長天期美債的憂慮卻依然沉重。
歐美貿易協議:歐洲的「無奈」選擇
在談到美國與歐盟近期的貿易協議時,史迪格里茲直言不諱地表示,布魯塞爾在這場談判中「吃虧了」。他認為,雖然歐洲避免了最糟糕的30%關稅,但整體協議對歐盟是不利的。
史迪格里茲強調,早在2017年川普首次上台時,歐洲就應該意識到美國不再是可靠的夥伴。如今,歐洲之所以接受這樣的協議,是因為深知自己處於戰爭狀態,但卻缺乏獨立的防禦能力。這場貿易協議,並非單純的經濟考量,更是歐洲在無奈中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