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年底完工 法藏大和尚與法寂法師受邀登橋祝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歷經多年等待的淡江大橋,終於迎來完工倒數。今年底這座跨越淡水河口、結合交通與美學的國際級大橋即將啟用。近期,楠西萬佛寺方丈法藏大和尚受建山機械張慶成董事長邀請特別登橋祈福,為這項國家級建設注入心靈力量,象徵「東走善良、西向光明」的願景。
世界級設計 宛如「合掌大佛」守護台灣
淡江大橋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札哈•哈蒂(Dame Zaha Hadid)操刀設計,她是首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大橋採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宛如一尊「合掌大佛」佇立淡水河口,象徵莊嚴守護台灣。橋上規劃鐵公路共構,並設有輕軌、公車、自行車等專用道,不僅能解決淡水地區長年的交通壅塞問題,也將成為吸引國際觀光的新亮點。
七次流標後重生 展現台灣工程實力
淡江大橋曾歷經七次流標,最終由本土企業建山機械接手鋼構建造。董事長張慶成帶領團隊,在缺工與高難度設計的壓力下,仍堅持完成使命。工程歷經七年,採用世界級專業技術,不僅吸引國際專家前來觀摩,也再一次驗證台灣在大型基礎建設上的硬實力。
宗教信仰支撐「不是成功來晚 而是你放棄得早」
張慶成出身佛教世家,四代皆為虔誠信徒。他坦言,接下這項任務時壓力巨大,員工從百人擴增至五百人,在全台缺工的情況下,幾乎天天挑戰極限。但他仍選擇以信仰為依靠,每日誦經念佛,將壓力化為能量。他說:「不是成功來得晚,而是你放棄得太早。」這句話不僅是對自己,也是給年輕人的鼓勵讓他們堅持信念,才能踏實築夢。在這段艱辛歷程中,東林寺住持 法寂法師一直是張慶成的重要精神支柱。法寂法師透露,張董事長隨身攜帶的一塊木片,源自他早年於承天禪寺,地藏王菩薩聖像修繕時的刨屑,原本只是不經意收起的碎片,卻意外成為護身符。張董事長認為,正因有佛菩薩的加持,他才能跨越重重挑戰,完成被視為「不可能任務」的工程。
楠西萬佛寺方丈 法藏大和尚登橋迴向祝福
為迎接大橋即將完工,張慶成特別邀請楠西萬佛寺方丈 法藏大和尚與宜蘭東林寺住持法寂法師,分別自水陸兩路登橋迴向。法藏大和尚指出,淡江大橋不僅是交通要道,更是一座「善良心靈之橋」。他祝福每一位行經大橋的旅人,不論來自何處,都能在此淨化心靈,生發善念,為世界帶來和平與光明。除了交通效益外,大橋造型所承載的台灣歷史人文與宗教善良,也逐漸成為社會話題。從交通建設到精神寄託,淡江大橋的意義已超越基礎工程,成為象徵台灣堅韌與善良信念的標誌。
一座橋 承載交通與善良願力
隨著年底通車,淡江大橋可望成為新的國際觀光地標。旅人不僅能體驗台灣工程實力,也能在橋上感受宗教祝福與文化力量。走過這座橋,宛如完成一場「心靈淨化之旅」,讓建設與宗教人文信仰交織,為台灣注入新的能量與邁向國際發展潛力。
淡江大橋的誕生,象徵的不只是交通便利,更是信仰、毅力與團結的結晶。從工程團隊的挑戰,到楠西萬佛寺方丈 法藏大和尚及宜蘭東林寺法寂法師的祈福,這座橋承載的不只是車流與人潮,更是一份來自台灣的善良願力。隨著完工日的逼近,人們期待淡江大橋能為台灣東西方交流帶來光明,並成為永恆守護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