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再換新總理 全國「封鎖」抗議浪潮席捲、赤字難題待解

編譯莊佳芳/綜合報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國政局再度陷入動盪。前總理白胡因未獲國會信任投票而辭職,總統馬克宏任命國防部長勒克努接任。然而,新總理才剛上任就迎來全國性挑戰——「封鎖一切」抗議行動席捲巴黎、馬賽等大城,抗議群眾焚燒路障、封鎖道路,並與警方爆發衝突,已有近20萬人參與,數百人被捕。這場抗議運動源自對預算削減與取消假日的不滿,也反映民眾對菁英階層長期積怨。與2018年的「黃背心運動」相比,此次參與者以年輕人居多。

新總理一上任就面臨挑戰

法國前總理白胡(François Bayrou)因未通過國會的信任投票,而遞出辭呈,結束了僅九個月的總理任期,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當地時間9日,任命即將卸任的國防部長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為新任總理,期望他在分裂的國會重新凝聚共識。

甫上任的勒克努馬上面臨挑戰,名為「封鎖一切」(Bloquons tout)的抗議活動,在法國遍地開花,巴黎、馬賽、蒙彼利埃等城市,都有抗議活動。抗議群眾封鎖高速公路、焚燒路障,甚至與警方發生衝突。國內政部長勒泰羅(Bruno Retailleau)對此呼籲,抗議過程不要訴諸暴力。

法國「封鎖一切」運動,在全國遍地開花。(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封鎖一切運動」

這場抗議活動大約在今年五月,興起於右翼團體,後來被左翼與極左翼團體吸收,在社群媒體廣泛傳播。白胡先前提出的預算削減案,與取消國定假日的提案,引起了大眾的不滿,最終引爆了這場大規模抗議行動。

路透社報導,法國當局已經在全國部署八萬多名警力,甚至動用催淚瓦斯驅散人群。這場反映法國人民對執政菁英不滿的抗議活動,有近20萬人參加,造成超過300名抗議者遭捕,其中在巴黎就有將近200人被拘留。

政局動盪 赤字難解

抗議者手上的標語寫著「勒克努你不受歡迎」、「馬克宏爆炸」等,美聯社報導,參與抗議的21歲學生薩戈特表示,總統與總理試圖讓勞工、學生、退休人士等承擔所有責任,而不是選擇向富人徵稅。

法國目前不僅面臨政治局勢動盪,預算赤字更是個難解的問題,路透社報導,目前法國的預算赤字是歐盟上限3%的兩倍,債務總額甚至高達GDP的114%。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四大工會之一的CGT官員弗雷德表示,情況還是一樣,真正的問題出在馬克宏身上,他才應該下台。

抗議群眾手持標語,要求總統馬克宏下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封鎖一切運動 vs. 黃背心運動

這場抗議運動讓人聯想到,發生於2018年至2019年的「黃背心運動」,當時工人身穿醒目的黃背心,站在路口抗議燃油稅上調,並進一步抗議經濟不公,與表達對馬克宏的不滿。然而,左翼智庫尚·饒勒斯基金會(Jean-Jaurès Foundation)學者布里斯蒂埃爾(Antoine Bristielle)點出兩者差異。

布里斯蒂埃爾指出,黃背心運動主要參與者是工人與退休人士,但這次的封鎖一切運動卻是年輕人佔多數,年輕族群對於世界仍抱有願景,希望更公正、減少不平等。參與抗活動的21歲學生莫林(Alice Morin)表示,年輕族群代表未來,因此他們必須努力改變現況,「在舊世界的廢墟上翩翩起舞」。

2018年法國的「黃背心運動」,以工人階級與退休人士為主,抗議燃油稅上調。(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一鍵看世界 法國 巴黎 馬賽 總理 白胡 馬克宏 國會 預算 國定假日 抗議 暴動 罷工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