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再開羈押庭 還會進看守所?律師點出關鍵:北院須講清楚

政治中心/倪譽瑋報導

柯文哲(中)交保後北檢提出抗告,高院撤銷原裁定,北院將在15日重開羈押庭。(圖/資料照)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原先裁定以7000萬元具保停押,台北地檢署不服提起抗告,高等法院於12日撤銷原裁定,發回台北地方法院更裁。律師葉慶元指出,高院提出「一個月前認為有串證之虞,為何現在沒有這個疑慮?」「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任何接觸,這範圍有多廣?」北院有把這些講清楚的空間,其實不能說「柯文哲一定會被押起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文哲獲7000萬交保後,展開回新竹老家等行程,過程中有與陳智菡等「同車」,北檢認為涉嫌與證人接觸、有證人未詰問完畢等,提起抗告。而高院撤銷發回更裁理由,根據審理計畫書,尚有公益侵占、背信等部分的證人還未詰問完畢;且原本北院裁定還有證人待傳喚,何以僅過1個月時間,就變成串供滅證可能性降低,明顯理由欠備、前後矛盾。

高院認定北院裁定理由前後矛盾,對此葉慶元在政論節目上表示,京華城案仍有其他證人尚未傳喚,後續北院需要說明,為何一個月前認定有串證之虞,現在可能性卻降低了「到底這一個月發生什麼事?」加上柯文哲的帳房「橘子」許芷瑜還沒有回來台灣,「這樣沒有逃亡串證之虞嗎?」

另外,北院交保裁定顯示「不得與同案被告、證人有任何接觸」,但所謂同案被告、證人的範圍未明訂,葉慶元指出,本案被告為11人、偵查當中的被告更多,「這個範圍到底多廣、多窄?」他舉例,證券交易法的背信案等,若整個公司所有重要的經理人都被列被告,「如果通通不得接觸,這公司不就不能運作了?」

葉慶元點出,北院有將「為什麼1個月前認為有串證之虞,現在卻沒有這個疑慮」講清楚的空間,另外,高院認北院「不得與被告、證人接觸」的部分太空泛,北院也能將這些詳細說明,葉慶元認為,「其實不能說是一定會被押起來」。

無罪推定原則。(三立新聞網製圖)
柯文哲 羈押 高院 北院 北檢 葉慶元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