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為何50萬法國人要走上街頭抗議 矛頭直指馬克宏與新總理勒克努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法國於當地時間18日爆發大規模抗議,從巴黎到里昂、南特,全國各地都有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政府推動的緊縮財政方案。工會號召這場行動,並表示全國有上百萬人響應,而法國內政部則是估計約50萬人參與。
鋪天蓋地的示威行動
據路透社18日報導,這場抗議幾乎涵蓋各行各業。包括小學和中學老師大規模罷工,巴黎更是有近一半教師停課;藥局幾乎全面關閉;交通同樣受到嚴重影響,部分地區區域火車停擺,巴黎多條地鐵線路也被迫關閉。還有學生封鎖校門,高中、大學都成了抗議戰場。
以官方數據來看,此次遊行人數是上週民眾在社群媒體發起「攔阻一切」(Bloquons Tout)示威行動的兩倍多,當時內政部估算全國近20萬人參與。
而這場抗議的核心訴求包括:撤回前總理白胡(François Bayrou)政府提出的預算刪減方案、加強對公共服務的支出、向富人課徵更高稅金,並逆轉延長退休年限的改革。工會領袖、法國總工會(CGT)秘書長比內(Sophie Binet)在集會上喊話:「怒火很大,決心更大。我要對總理勒克努(Sébastien Lecornu)說,決定預算的不是內閣,而是街頭!」
警方大規模出勤 零星爆發衝突
據BBC 18日報導,為了應對示威,法國政府出動了高達8萬名警察和憲兵,還有鎮暴單位、無人機與裝甲車。儘管大部分遊行和平進行,但巴黎、里昂和南特仍發生零星衝突。警方多次施放催淚瓦斯驅散投擲石塊和啤酒罐的蒙面示威者,法國各地共計有超過300人被捕。內政部長荷泰佑(Bruno Retailleau)強調,警方奉命「只要有任何脫序行為就立即逮捕」。
這次抗議風暴的導火線,正是前總理白胡提出的440億歐元(約新台幣1.6兆元)緊縮方案,試圖壓低法國已經逼近歐盟上限兩倍的財政赤字。然而,白胡的方案在國會遭到各派一致反對,最後信任投票不過關,被迫下台。馬克宏隨後任命長期心腹勒克努接任總理。
新總理勒克努「接燙手山芋」
即便新任總理勒克努上週走馬上任後,旋即宣布放棄取消兩個國定假日,並限制卸任總理和部長們的優惠待遇,但仍未能平息民眾怒火。他雖承諾會在「未來幾天」再與工會對話,但也沒有完全否決白胡的緊縮方向,只強調願意尋找「妥協」。問題是,目前法國國會呈現三大政治勢力分裂,沒有任何一方握有多數,想要推動2026年的新預算案,幾乎寸步難行。
不少示威者怒火不僅針對勒克努,總統馬克宏也同樣被點名。36歲的資訊工程師席瑞耶(Cyrielle)受訪時直言:「馬克宏的經濟與社會政策我完全不認同,白胡的預算也一樣糟糕。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資源投入公共服務和文化,讓有錢人多分擔一些。」
要求課徵富人稅促公平
遊行現場的氣氛可謂「一半憤怒、一半焦慮」。許多人擔心政府只顧數字、削減支出,卻犧牲普通勞工的生活;也有人痛批馬克宏「換總理不換政策」,根本是換湯不換藥。
法國人均公共債務已高達近5萬歐元(約新台幣178萬元),連續三位總理都因預算案而面臨棘手難題,馬克宏政府的處境顯然更加艱困。工會則表態會「毫不妥協、持續抗爭」;左派政黨更趁機拉高聲量,要求改以對富人課稅取代刪減支出。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