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怕手滑!普發一萬擬增「不領取」選項 未領取者保留「反悔」機制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普發現金1萬元的發放期程將達7個月。(圖/財政部提供)

行政院通過規模57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預算,其中包含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目前正待立法院審議通過。針對法師釋昭慧等民間人士倡議拒領普發一萬、增設回捐國庫選項,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指示財政部研議,在建置普發現金登記網站時增設「不領取」選項。據指出,由於普發現金是希望每位國人都領得到,因此只要在發放截止前,即使民眾已經選擇「不領取」,仍可反悔改為領取。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釋昭慧19日會見卓榮泰時指出,近期「普發現金」政策令人深感憂心,此舉形同無差別大撒幣,恐形成政治人物競相加碼的風氣。她認為,錢要花在刀口上,社會應將資源優先用於青年及弱勢族群,才能真正照顧有需要的人民。卓榮泰也請財政部會後研議普發現金登記網站建置時,增設不領取選項的可行性,提供民眾多一項選擇,「把錢留在國庫」,讓政府後續能夠在編列未來預算時,能夠進行妥善運用。

不過,如果一時「手滑」誤按了不領取,或是選擇不領取後是否可以反悔?政院人士說明,普發現金的政策,就是希望可以讓每位國人都可以領到一萬元,而發放的期程約6至7個月,在這期間內,民眾無論有任何原因,即使先選擇了「不領取」,都還是可以反悔改為領取,保留彈性;但已經領取的民眾,則無法再選擇將這一萬元留在國庫。

至於釋昭慧原先倡議的「續命專款」,政院人士表示,財政部評估有難度,若提供政府專戶,可能容易被詐騙集團冒用,且捐款也有抵稅問題,直接用不領取的方式把錢留在國庫,相對單純。昨日會中,釋昭慧也未堅持設置專戶,認為重點還是民眾可以用行動來表達對這項政策的看法,希望形塑一個社會風氣,把錢留在國家做有意義的事情。  

釋昭慧 卓榮泰 財政部 行政院 普發一萬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