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最關鍵!淤泥成堆難清理 民間業者連夜赴災區開怪手馳援
記者徐湘芸、簡翰鳴、張浩譯 / 花蓮報導
花蓮風災過後「清淤」成了關鍵,由於土壤黏性高,淤泥相當難清理,有高雄善心業者就連夜趕到災區協助,幫忙開怪手清淤泥;竹北「吊車大王」也動員人力、物力幫忙,還向外界喊話,「善款不要捐到某某帳戶」,應該直接幫助到災民。
請繼續往下閱讀….
花蓮風災後,災民重建家園,當務之急就是把淤泥清出去。
三立新聞記者徐湘芸:「可以看到我左手邊,已經有相當多的怪手進駐到這裡,來進行清除(淤泥)的作業。」
民間團體自發性組織動員,高雄工程行的熱心業者,下了班覺都沒睡就趕往災區繼續上工。
高雄工程行業者吳小姐:「(員工)都還沒有睡,凌晨四點多到這裡,看新聞然後心裡就想說要過來,然後剛好這裡朋友又說有缺人,缺小型怪手,那我們就說我家剛好有兩台,直接就上來了。」
光復鄉公所辦公室滿目瘡痍,怪手進駐開挖,災區缺人力,尤其大量淤泥特別難清理,更影響居民的住與行。
災區民眾:「那最需要的是每一個人的代步車,叫腳踏車,這是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的。」
清除淤泥,急待專業協助,有竹北「吊車大王」稱號的起重工程老闆胡漢龑也出手相助。
竹北「吊車大王」胡漢龑:「大概會有十幾位下去,把所有焦點聚集在光復鄉的災民,直接讓我們的災民受惠,不要再捐到某某帳戶去了,真的我覺得很多地方都沒有受惠到。」
民眾:「物資車跟人員都過去了,真的是讓人感動,因為我也是花蓮人,多關心花蓮的災情,不用搞什麼政治活動就好了。」
胡老闆親自投入救災,捐贈數十萬元物資,更呼籲外界捐款要慎重,幫助真正該幫的人。
還有網友分享,列車上所有乘客都在光復站下車的影片,直呼感動,大夥帶著物資、畚箕、掃帚、水桶幫忙清淤,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民同心挺花蓮,期盼早日重建家園。
©三立新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