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不是競爭力!小歐盟轟施淑婷:公務員公開倡導打罵教育嚴重失格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教師節當天,新竹市民政處長施淑婷在臉書發文稱「個人覺得打罵教育才是台灣競爭力的根基」,引發議論。小歐盟對此表示,公務員公開倡導打罵教育嚴重失格。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網友質疑,施淑婷再嗆,「過去台灣70多年來,哪個小孩沒被老師打過罵過?如果50年代台灣就推行民進黨這種教改,台灣不會有台積電。甚至整個社會每個人都跟青鳥一樣,天天只會發神經盡做些不正常的事。」在全民補假的時光裡,還能激發國人討論對教育的想法。可謂娛教合一,沒有絲毫浪費;效果達到原本的預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嚴正聲明:體罰在台灣早已違法,這樣的言論嚴重背離教育專業與兒童人權,更不應出自公務員之口。
小歐盟指出,根據《教育基本法》第8條及教育部明文規定,學校不得對學生施以任何體罰或變相體罰。台灣於2014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內國法化,其中第19條明確要求,國家應保障兒童免於一切形式的身心暴力。這些規範已清楚指出:體罰不僅不當,更是違法。
小歐盟強調,體罰無助於孩子的學習,反而製造恐懼、壓抑表達,甚至延續暴力循環。台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靈活的應變、勤奮的精神,以及社會高度的集體意識。這些特質不是打罵出來的,而是透過尊重與合作累積而成。
小歐盟呼籲,公務員應以身作則,傳遞尊重、理解與陪伴的教育價值,而非強化過時的威權思維。民主社會的競爭力,在於培養能夠獨立思考、敢於表達、勇於合作的新世代。
小歐盟強調,孩子不是被打罵出來的勞動工具,而是台灣未來的公民。他們需要的不是恐懼,而是被傾聽與支持。唯有守護沒有暴力的教育,台灣才能培養出更自信、更有創造力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