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姻緣一線牽典故竟是這?中秋拜月老求正緣好時機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典故,最早記於唐代《續玄怪錄》。少年韋固夜宿宋城客棧,遇一位翻閱無字天書的老人。老人自稱掌管人間婚配,書名為《鴛鴦譜》,還指遠處賣菜老嫗懷中的三歲女童,正是他十四年後的妻子。韋固不信還嫌其貌不佳,竟托人行刺。多年後娶妻花燭夜,掀頭見額頭小疤,才知命中注定,月下老人早已繫結紅線,不管人願不願意,緣分自有安排。自此「月老」之名深入民間,成為最受信徒倚重的姻緣之神。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月老與紅線。(圖/CANVA製作)

道教尊稱其為月老神君、月下老人或月老星君,形象多為白鬚慈顏,手執拐杖與姻緣簿,負責為未婚男女編訂名冊,以紅絲繩繫住有緣之人,使之終成佳偶。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只是闔家賞月、團圓共享月餅的節令,更是月老聖誕,亦為一年中祈求姻緣最具靈力的吉日。

月老負責為未婚男女編訂名冊。(圖/CANVA製作)

臺灣月老信仰興盛,各大道教與媽祖廟多將其配祀。北部有霞海城隍廟、省城隍廟,中部如旱溪樂成宮、鹿港天后宮,南部則有台南大天后宮、鹿耳門聖母廟、祀典武廟與保安宮等,此外,龍山寺、元保宮、大觀音亭及各縣市宮廟亦設案奉祀。信徒多於聖誕日備鮮花、水果、甜餅、紅棗、喜糖、桂圓、夾心餅、桃子與蘋果等供品,象徵「愛情、早到、圓滿、喜訊、同心、桃花、熱情」。廟方亦常備「套裝供品」,附紅線、紙錢、喜糖與甜茶,祈祝早日覓得良緣。

姻緣示意圖。(圖/CANVA製作)

祭拜時宜衣著端莊,不戴帽、不遮臉、不帶傘入殿,避免「散、遮、看不見」的忌諱。求得紅絲線與鉛錢後,需於香爐繞三圈過爐,再妥善放於隨身包中或枕頭下,靜待桃花降臨。喝甜茶切忌吹涼,免吹走好事;如紅線得應,訂婚後記得回廟奉還喜餅還願。

坊間亦流傳「十五拜月老,七夕求情緣」的說法,月老雖不斬爛桃花,也不賜婚外情,卻最重視正姻與家庭。已婚者可一拜感謝庇佑婚姻和合,未婚者則祈願牽線結緣。有人還會準備新品粉餅或口紅象徵增添魅力,不分男女皆可上香祈求心動對象出現。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 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 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

寶島神很大 月老神君 月下老人 神明誕辰 中秋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