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走向和平?加薩停火未來仍面臨棘手阻礙 專家:接下來幾週是關鍵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導覽目錄:
美國總統川普成功促成以色列與哈瑪斯簽署停火協議,讓這場延燒了兩年的戰爭終於可以暫時劃下句點。但外界普遍認為,這份由川普一手推動、在埃及簽署的協議雖被視為「具有歷史意義的突破」,卻仍留下不少棘手問題,未來如何落實、能否延續和平,仍充滿變數。
許多問題仍待解
路透社9日報導,根據協議雙方將實施停火、釋放以色列人質並交換巴勒斯坦囚犯,同時以軍會部分撤離加薩。不過後續還有更複雜的議題待談,包括哈瑪斯的解除武裝、戰爭正式終結,以及加薩的戰後治理與重建。分析指出,這些問題「都還沒有在協商桌上真正處理」。
前美國國家情報會議(NIC)近東副國家情報官潘尼可夫(Jonathan Panikoff)指出:「未來將有無數的潛在阻礙,決定這次停火究竟會是和平的開始,還是又一輪暴力的序幕。」他也警告,川普政府目前因聯邦政府關門及外交團隊人手不足,後續推動可能困難重重。
儘管如此,川普仍大張旗鼓宣傳這項成果,甚至稱這是他「值得拿諾貝爾和平獎」的另一項理由。若協議能成功落實,將是他上任以來最重大的外交勝利之一。
川普拉攏中東國家對以施壓
消息人士透露,川普之所以能讓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點頭,是因為他以強硬手段施壓,並同時拉攏卡達、土耳其等中東國家對哈瑪斯施壓,要求先釋放人質,展現善意;川普政府也曾協調讓納坦雅胡向卡達總理道歉,以修補兩國關係,為談判鋪路。
不過,以色列內部仍存在反彈聲浪,部分極右翼聯盟議員甚至可能因讓步而退出執政聯盟。此外,協議中仍有不少細節懸而未決,包括以色列要釋放的巴勒斯坦囚犯名單,以及誰將出資重建滿目瘡痍的加薩。
歐洲與阿拉伯盟友齊協力
與此同時,美國的歐洲與阿拉伯盟友也行動起來。在當地時間週四(9日)與歐洲及阿拉伯多國外長齊聚巴黎,針對「戰後加薩藍圖」展開會議,討論如何在川普提出的停火協議基礎上,規劃下一步。
法國外長巴霍(Jean-Noel Barrot)會後表示,會議主要聚焦四大方向:「安全、治理、重建與人道援助」,並強調各國將提出具體貢獻方案,再與美方整合。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也指出,「這是我們目前最好的契機,但必須為戰後藍圖努力,讓和平能持續。」
參與會議的還包括卡達總理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埃及與土耳其外長等關鍵人物,他們都在促成停火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川普提出的計畫中也包含建立「國際穩定部隊」的構想。外交官透露,這次巴黎會議討論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讓聯合國授權成立一支維和部隊,監督停火、協助哈瑪斯解除武裝,並協助把安全控制權移交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印尼、義大利、亞塞拜然等國都表態有意參與。
義大利外長塔加尼(Antonio Tajani)強調:「我們希望在安全之外,也能在重建上扮演主要角色。」法國與英國則已在聯合國展開相關磋商。一位歐洲外交官直言:「美國最終仍需要阿拉伯與歐洲國家出錢、出力,協助重建與維持安全。」
美將部署特遣部隊助後續任務
另一方面,美國官員透露,五角大廈計畫在尚未確定的地點部署約200名特遣部隊,以支援執行停火協議與後續任務,但具體駐點仍在評估中。
對於這場歷經多年流血的衝突,華府智庫學者歐特曼(Jonathan Alterman)認為,雖然這次和平契機「的確比以往更有動能」,但仍不能過早樂觀:「接下來的幾週,我們可能還會迎來幾個令人屏息的關鍵時刻。」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