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導技術新浪潮!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0/16登場 聚焦產業應用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導覽目錄: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0/16於台北世貿登場,集結19國近450家參展單位、展出逾1,100項專利與創新技術。展會聚焦AI應用與永續發展,規劃五大展區與跨域論壇,涵蓋半導體、資安、生醫、綠能等關鍵領域,完整呈現台灣產學研能量,打造科技交流與國際合作平台。()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即將於10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本屆展會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環境部、數位發展部、國發會與中研院等11個中央部會共同主辦,外貿協會與工研院擔綱執行單位,堪稱年度最大規模的科技創新平台。
來自美國、日本、英國等19個國家,超過450家企業與研發機構將展出近1,100項專利技術,完整呈現臺灣於全球科技浪潮下的研發實力與產業應用成果。展會將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題,串聯技術、政策、人才與產業鏈,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與國際合作。
AI經濟成全球焦點 台灣扮演核心角色
生成式人工智慧正加速重塑產業版圖。根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AI總支出將達2,270億美元,至2030年更將上看近20兆美元,顯示AI產業正進入高速成長期。身為全球半導體重鎮的台灣,提供AI發展所需的關鍵晶片與硬體支持,為AI產業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總統賴清德也提出「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五大信賴產業,明確點出臺灣未來科技政策方向。本屆創博會即緊扣這項政策主軸,聚焦AI與跨域創新,展出內容橫跨產學研、從前瞻技術到實務應用。
國際發明競賽展現AI應用潛力
本屆展會重頭戲之一「發明競賽區」吸引來自國內外超過500件創新作品參賽。來自韓國、泰國等國的代表團將與我國近90家企業及40多所大專校院一同角逐最高榮譽「鉑金獎」。
參展作品涵蓋半導體、資安、醫療、資訊科技等多元領域,顯示AI技術不僅已深入工業應用,也逐步落實於醫療照護與民生科技。許多參賽作品運用AI解決生活痛點,如智能醫療監測、智慧製造等,展現出台灣在推動AI應用與產業升級上的實質進展。
專利技術轉化落地 展示研發商機
「臺灣專利超級站」則聚焦技術商轉潛力,由智慧財產局主導,精選40項榮獲「國家發明創作獎」的專利技術參展,領域涵蓋5G、AI醫療系統、農業感測、銀髮照護與綠能等。這些技術大多已完成國際專利布局,並具備交易實績,展現「研發即市場」的成果轉化效能,也吸引來自國際企業與投資方的關注。
三大主題館全新升級 AI與永續為核心主軸
展會三大政府聯合策展主題館,則強調未來科技與永續發展的整合實力。
「創新經濟館」主打AI產業應用,以「AI生態系.串流百工百業」為主題,展出AI於半導體、資安、製造、通訊與永續發展的最新成果。例如「智慧網路資安與AI分析技術」、「AI光譜影像識別系統」等,皆具備跨產業應用潛力。
「未來科技館」展出近200項尖端科技,聚焦智慧機器人、量子運算、運動科技與產學合作應用,內容橫跨半導體、生醫、綠能與先進材料等七大領域,讓參觀者搶先一覽台灣未來10年的科技想像。
「智慧永續館」則以「智慧韌性.永續安心」為題,呈現「智慧創新」、「韌性賦能」、「循環永續」三大主軸,展出如「AI智慧畜禽健康監測」、「廢塑膠AI分類技術」等百項關鍵解方,從糧食安全到淨零碳排皆有著墨,描繪出智慧科技與永續生活並行的藍圖。
精彩論壇引領科技思維 激發跨界合作靈感
除了靜態展示外,2025創博會也規劃五大導覽路線,涵蓋AI、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與永續技術,協助參觀者迅速掌握科技亮點。
論壇活動部分,「半導體科研青年論壇」將以「Silicon Brain|半導體 × AI」為題,邀請瑞昱半導體與SEMI「20 Under 40」獎得主分享前瞻觀點。此外還有「智慧機器人論壇」、「次世代通訊應用暨資安協作國際論壇」等專題,匯聚海內外專家學者交流火花,開啟跨界合作新契機。
AI技術引領跨域融合 台灣創新走向全球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科技交流的國際平台。透過AI技術與多領域融合,從實驗室走向產業端,將台灣創新研發成果推向國際市場。
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國內外業界、學研機構及一般民眾共襄盛舉,親臨現場見證台灣邁向智慧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