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準颱風「風神」!花蓮光復將採三階段撤離 志工18日起禁入災區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溢流致災,復原工作至今仍在進行中,為因應週末可能形成的「風神」颱風,中央前進協調所以轉型為「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16)日表示,將採取三階段撤離方案,包括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若24小時累計雨量達200毫米時,將針對老人、獨居者、洗腎患者及弱勢團體等啟動一般性撤離。第二階段撤離平房式居民,而當馬太鞍溪水位達一公尺時,就會啟動堰塞湖的警報系統,屆時將採取強制性垂直避難。季連成同時指出,18日就會準備禁止所有志工進入災區,以保持明確撤離規範。
行政院今日召開院會,會後發言人李慧芝轉述院長卓榮泰裁示。卓榮泰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應變處置已經初步告一個段落,但復原工作不能停止,在接下來的防災工作告一段落後,前進協調所將轉型為「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中央復原重建專案協調會報」,由政委陳金德擔任執行秘書、李孟諺以及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執行長擔任副執行秘書,接棒後續復原重建任務,持續不斷努力。
卓榮泰指出,目前最關鍵的因應是周末可能形成的風神颱風,中央前進協調所已經在昨天下午轉型成為「緊急應變協調所」,面對天災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落實各項防災整備作業流程,中央與地方會攜手合作,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為最優先目標。
卓榮泰並提到,政務委員季連成政委目前在緊急應變協調所,協助花蓮縣政府在本周六進行大規模撤離的實地演練,由於颱風將至,演練等於實戰,請各部會在演練過程中全力配合。
季連成則以視訊說明防颱相關整備,昨天下午召集縣府、三個鄉鎮長以及村里長在中央協調所召開防災緊急應變協調會,會中依據《災防法》精神,尊重鄉鎮長、村里長的意願,達成三種撤離方式。
季連成表示,當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若24小時累計雨量達200毫米時,將啟動一般性撤離,透過警告系統通知居民準備撤離,撤離對象為老人、獨居者、洗腎患者及弱勢團體,洗腎患者會送到醫院,老人機構則由老人服務中心接管;第二階段針對平房式居民,也就是家中沒有二、三樓的民眾,採取強制性疏散避難。
季連成接續指出,第三階段撤離的啟動時機,是當馬太鞍溪的水位到達一公尺的標準時,就會啟動堰塞湖的警報系統,也就是防空警報系統,全光復鄉都聽得到,屆時就開始採取強制性的垂直避難。以目前各村里長所提報的人數,要疏散撤離的人數為1348人,人數可能會再浮動,因為大進村、大全村、南富村雖然不在警戒範圍,但村長認為有潛在危機,因此提出希望中央協助撤離的需求,中央協調所也全力協助。
季連成同時說明疏散撤離的收容地點,包括大進國小、光復國小、馬太鞍教會、部落之心、太巴塱國小、舊光復國小、鄉儷托兒所、部落聚會所以及太巴塱教會等,將動用14輛車輛,包含大型遊覽車、中型巴士、復康巴士等。
季連成強調,今日上午他已和所有與會同仁說明,要採取高度戒備、周延整備,以及強制執行力,將會編列督考組,由村長、中央派出的觀察官、縣府的協調人員、軍隊的指揮官、警察跟消防人員組成,挨家挨戶宣導。
季連成也呼籲,居民在撤離時要準備避難包,放置維生以及所需藥品等私人物品。另外,截至今日下午,已經準備了9萬個沙包,將提供給村里鄉鎮來發放,讓居民可以堆置在門口防水;而工程機具預計在18日至19日之間撤離,涵管便道也會封閉,請用路人特別注意。
至於志工的部分,季連成指出,18日就要準備禁止所有志工進到災區,讓災區保持明確的撤離規範,對於已經挖好的側溝跟排水系統,也會確保它的安全,在所有邊坡、側溝都會採取防水作為,讓沙石不要再進到已經清理過的側溝、水溝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