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咬冰塊恐是身體在求救!5症狀暗藏警訊要小心
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許多人習慣在炎夏嚼食冰塊消暑,但這個看似無害的動作,背後可能隱藏著重要的健康警訊。藥師陳雨亭鄭重提醒,對冰塊的強烈渴望,恐是身體「缺鐵」的求救訊號。
愛咬冰塊?研究揭示與缺鐵性貧血的關聯
最近夏天真的熱爆了,臨床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在喝飲料時,就超愛直接把冰塊放在嘴巴裡面咬,但是根據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發現,有56%愛吃冰塊的人,他同時就患有缺鐵性貧血。
缺鐵症狀解析:為何身體會渴望冰塊
因為缺鐵的時候有很多的症狀,可能舌頭疼痛、口乾舌燥、口腔潰瘍之類的。他嚼冰塊可以緩解這些不適感。而且缺鐵性貧血也有可能導致虛弱疲勞這些症狀。嚼冰塊可以降低我們體溫,刺激交感神經,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之上,緩解這些症狀。
咬冰塊的兩種生理機制:壓力應對與大腦缺氧
那咬冰塊也可能是一種對應壓力或是焦慮的方式,特別是在缺鐵導致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大腦缺氧,咬冰塊的時候就像潛水員他潛入冰冷的海水之中,會自動啟動身體的潛水反應。這個反射會讓你的心跳變慢,血液開始往大腦集中,就像給你缺氧的大腦來一場及時雨。當這些狀況發生的時候,大腦就會發出求救的訊號,讓人不自覺想要去咬冰塊。
台灣女性缺鐵數據驚人:潛在共病風險
在台灣裡頭,19到44歲女生,每五個就有一個有缺鐵性貧血,每五個就有一個多囊性卵巢,每四個就有一個子宮肌瘤。意思就是說,每100個就有一個又子宮肌瘤、又多囊性卵巢、又缺鐵性貧血的,好慘!
簡易自我檢測與缺鐵改善方法
要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缺鐵性貧血?照個鏡子,翻開你的下眼皮看看,如果它顏色偏白,加上你又愛咬冰塊的話,那就真的要小心的。另外還有一些像疲憊、掉頭髮、頭暈、皮膚蒼白,如果你中了好幾個,大概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好在缺鐵性貧血這個問題其實蠻容易解決。除了醫生開的鐵劑之外,也可以多吃一些豬肝、牛肉、鴨血、蛤蜊,這些都很棒,但都動物性的,所以吃素真的比較容易缺鐵。而且植物裡頭的鐵形式比較不容易吸收,可能就真的需要搭配一些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