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當選藍黨魁!吳靜怡曝「敲響台灣政治警訊」:無形的代理人之戰
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舉昨(18)日投票結果出爐,確定由前藍委鄭麗文當選,而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先前不斷指控中國介入此次選舉,甚至稱「事實就是事實」,也引發關注。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今(19日)在臉書分析,從趙少康的質疑到鄭麗文的勝選,敲響台灣政治的警訊,「當政治變成無形的代理人之戰,鄭麗文的當選,不只是黨內世代的交替,更是資訊權力的重新分配。」
吳靜怡表示,從趙少康的質疑到鄭麗文的勝選,敲響台灣政治的警訊,當政治變成無形的代理人之戰。鄭麗文的當選,象徵國民黨內部基層對「話語主權」的反撲,這場勝利不只是黨內世代的交替,更是資訊權力的重新分配,鄭麗文代表的是一種「直話直說、反精英、強情緒動員」的新藍文化,而這種風格正好契合社群媒體的演算法邏輯,以情緒與對立為燃料,大量放送。
吳靜怡指出,當社群取代組織,演算法就取代了理性。趙少康之前質疑的不是選舉公平,而是演算法民主的崩壞,大量短影片、社群操作、外部聲量、人為節奏干預,當演算法與境外資訊滲透交織,選舉,會演變成一場資訊戰。「認知危機」在台灣的具體呈現,當黨員的決策依據不再是理念與政策,而是社群短影音的印象、群組的謠言、匿名帳號的節奏,那麼民主制度的知識基礎就被侵蝕。
吳靜怡說,這場黨主席選舉,不難發現真實政治被特定媒體節奏取代,候選人與黨內論述淪為數位內容產業,網路流量比政策更能決定命運,公共討論變成聲量對決。台灣的媒體生態與選舉社群亦有碎片化、偏激化、社群群組影響大的特性,在台灣「媒體生態結構」長輩或中老年選民大量使用 LINE 群組、臉書等社群工具,這些群組常是轉傳資訊的主要渠道,錯誤資訊因此可能比想像中更快滲透。
吳靜怡強調,看不見的敵人早就開始備戰,這是郝龍斌依賴傳統組織又起步太晚的後果,國民黨全台灣地方黨部幹部也因為多人涉及「偽造文書」讓傳統組織系統癱瘓,反而鄭麗文活血的黃復興鐵票系統更強悍,「總之,國民黨已經不一樣了,印證不是只有小草會被網路影響,而是擴及全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