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暴漲飆239元 創18年新高!估值重啟 老AI狂撐盤台股再創史高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鴻海(2317)今(20)日開盤即引爆買盤,股價直衝13元,大漲至239.5元,盤中創下18年來新高,瞬間點燃投資人熱情。而台股大盤在老AI的撐盤帶動下,也衝上新高,一度大漲了465.9點,來到27768.27點,創下史上新高。
上週高盛報告強調,鴻海作為輝達在AI伺服器組裝與機櫃整合的核心夥伴,訂單涵蓋GB200與Blackwell系列,預估將推升毛利率破10%,成為未來三年最大成長動能。美國、墨西哥、印度及台灣新廠2025年全面投產,鴻海正從傳統製造轉型為AI供應鏈樞紐。投資人看在眼裡,忍不住感慨:「當年錯過蘋果供應鏈,這次AI不能再錯過。」市場情緒高漲,盤中一度觸及240元,帶動相關半導體族群跟漲。
AI伺服器訂單爆滿 鴻海成輝達後盾
回溯2007年6月,鴻海曾短暫觸及300元高點,卻在9月崩跌至238.5元,之後長達18年低迷徘徊。這次重返239.5元,不僅象徵「被低估的代工王」終於覺醒,更讓許多老股東回想起當年錯失的遺憾。高盛上週五罕見大幅上修目標價至400元,理由直指AI伺服器與電動車雙引擎,市場立刻以實質漲勢回應,成交量暴增,宛如一場蓄勢已久的估值重啟風暴。
電動車量產來襲 鴻華先進開啟新局 電動車業務同樣成為買盤推手,高盛看好鴻華先進(Foxtron)第四季推出Luxgen n⁵量產車型,將正式叩關台灣EV市場。2025年起,電動車營收預期快速攀升,鴻海集團將進入「AI+EV」雙軌時代。高雄K-1智慧園區導入800V電力架構與AI機櫃系統,更讓鴻海從代工廠蛻變為「AI工廠」概念股。外資共識湧現,摩根士丹利、瑞銀、花旗同步調升目標價至350~400元,強化市場信心。
外資齊喊買進 400元僅起點 高盛上修2025年EPS至15.8元、2026年19元,本益比從12倍拉高至18倍,直言「400元不是終點,而是重啟起點」。鴻海從低本益比代工股,逐步重塑為高科技基礎建設股,投資人熱議:「這波漲勢,感覺像2007年翻版,但這次有AI加持。」短線波動雖存,法人仍建議分批布局,嚴守停損。今日漲勢不僅提振台股權值股,更讓散戶重燃追逐夢想的火花。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