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蟑入侵日本九州!「人孔蓋狂竄出」居民超崩潰 專家曝暴增原因
國際中心/張尚辰報導
近年來,日本九州北部地區,特別是福岡市,美洲蟑螂的大量繁殖引起關注。當地居民表示,今年夏季蟑螂出現的頻率與數量明顯上升,不僅體型驚人,還經常從人孔蓋爬出,引發民眾恐慌。對此,專家指出,這一現象與全球暖化有著密切的關聯。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日媒《西日本新聞》報導,福岡市早良區一名61歲男子分享,今年家中蟑螂出現次數創新高,他描述這些蟑螂顏色偏褐,背部還有白色花紋,不僅體型巨大,數量也相當多,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發現,這種蟑螂正是近年在台灣、日本逐漸常見的「美洲蟑螂」。
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准教授丸山宗利指出,從2、3年前開始,美洲蟑螂的數量在九州北部急劇增加,「現在晚上出門,路上看到的幾乎全是牠們。」
美洲蟑螂原本分布於非洲地區,不耐低溫,一旦長時間處於5°C以下,存活率極低。早期透過貨物進入沖繩,再逐步傳入九州,但只能在少數溫暖地點如鍋爐房、商業區角落勉強生存。然而,隨著氣候變暖,牠們的活動範圍與數量迅速擴張,現已與當地原生蟑螂數量不相上下,顯示美洲蟑螂已經「定居」當地。
根據日本氣象廳統計,福岡市近百年來的氣溫有顯著升高,2月的平均低溫已從1921年至1925年的1.24°C,成長到2021年至今年的4.92°C,這也漸漸滿足了美洲蟑螂的生存條件。
此外,報導指出,通往下水道的人孔蓋內部溫暖、潮濕,還有廚餘等食物殘渣,又缺乏天敵干擾,對蟑螂而言幾乎是最理想棲息地。
福岡市政府表示,2020年以來共收到超過200起蟑螂從人孔蓋冒出的通報,已針對其中160處採取封蓋措施處理,市府也呼籲民眾,切勿將廚餘或廢油直接倒入排水溝,應當作可燃垃圾妥善處理,以降低蟑螂滋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