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也訂嘸便當!光復商工3餐成難題 便當業、義煮團接力供餐
記者呂彥、王怡淇、戴偉臣 / 花蓮報導
花蓮光復商工是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的重災戶,儘管上周恢復實體上課,但學生用餐成為災後最難解的問題,因為很多店家還在清掃整理,導致有錢也訂不到便當,現在先靠未受災的業者及義煮團接力送餐,但餐費開銷也龐大,讓學校吃不消。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送餐業者在電梯還沒修好的情況下小跑步爬樓梯,把便當箱扛上二樓,交給老師分發。
日月豬腳便當業者蔡先生:「很掙扎,因為不做他們又沒有飯吃,然後就硬把它扛下來。」
只有夫妻兩人得烹煮近150份便當,還有近50名住宿生早晚餐,車程距離學校15分鐘,但這已經是花蓮光復商工找到能送餐的店家。
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因為光復目前的廠商可能量能,第一個可能是沒有在營業,第二個可能是量能也不夠。」
許多店家還在災後整理,有錢也買不到便當,導致光復商工供餐成了大問題,加上一天餐費就要2萬多元,一個月估計近50萬,目前以各界善款支應,但龐大開銷讓學校吃不消。
光復商工校長陳德明:「上個禮拜又有一些善心人士跟我們來媒合,有義煮團來願意幫忙我們學校解決用餐問題。」
義煮團廚師志工黃先生:「我們團目前是到26日,後面還有需求的話我們繼續再看。」
目前光復商工靠較偏遠店家及義煮團接力,讓學生得以溫飽。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這邊可以住多少人。」
至於花蓮光復復原進入尾聲,總協調官季連成視察秀林鄉災民在亞泥宿舍的收容狀況,特地感謝亞泥副廠長提供場所,而鄉長也喊話中央救觀光。
秀林鄉長王玫瑰:「其實去年政府也都很重視,都有推出很多的旅遊政策,但是說實在我們吃不到,他們(遊客)就不要來秀林,因為土石流不會來秀林。」
鄉長感嘆自4月地震後就不見觀光客,如今堰塞湖災情又重重一擊,重建家園後如何振興觀光將是一大難題。
©三立新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