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非洲豬瘟7年第178例!馬祖又見海漂豬屍 管碧玲曝海巡處置SOP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強調,海巡是以「假設每一隻豬屍都可能是非洲豬瘟斃死豬」的原則來處理岸際豬屍(圖/翻攝自管碧玲臉書)

台中傳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引發高度關注,中央相關部門與各縣市都啟動因應措施,全力防堵疫情擴散之時,馬祖北竿芹壁沙灘又發現死亡豬隻,海巡署立即調派人員前往應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24)日表示,這已經是自防堵非洲豬瘟以來,海巡在邊境管理處置的第178個案例。管碧玲強調,海巡以「假設每一隻豬屍都可能是非洲豬瘟斃死豬」的原則來處理岸際豬屍,默默地處置了七年,沒有人看到,卻精確的執行每一個動作,「海巡會持續加強做下去,專業、一絲不苟,我們堅守崗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管碧玲在臉書發文表示,正當全國矚目,正全力圍堵台中非洲豬瘟疫情擴散之際,馬祖又漂來一隻豬屍,這已經是民國107年開始防堵非洲豬瘟以來,海巡在邊境管理面,處置的第178個案例。

管碧玲說明,海巡處理岸際豬屍的原則是:假設每一隻豬屍都可能是非洲豬瘟斃死豬,出發前會穿好全副防護隔離衣,抵達現場確認為病死豬的時候,會先封鎖現場,然後通知防檢疫單位到現場採檢體後,由他們評估是要就地焚燒掩埋或帶回去處理。有一些腐爛太嚴重的無法採檢體的,都是用就地焚燒掩埋。因此,「穿防護衣-封鎖現場-通知檢疫單位-採樣檢體-焚燒-掩埋」,這就是海巡發現病死豬的處置SOP。

管碧玲指出,以昨天馬祖北竿鄉芹壁沙灘發現豬隻屍體案的案例來看,海巡接收到的回報是:下午4時15分金馬澎分署通報,馬祖巡防區在下午3時44分接獲民眾報案,於北竿芹壁沙灘發現疑似豬隻屍體;下午3時50分,北竿巡邏組著防護裝備抵達現場,確認為豬隻屍體,即實施現場管制,並通報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馬祖檢疫站派員到場處置;同時,也已通報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管碧玲續指,晚間8時29分金馬澎分署通報, 下午5時30分馬祖檢疫站人員抵達現場實施檢體採樣,並於晚間8時10分完成消毒、焚燒及掩埋作業;全案由金馬澎分署持續管制檢驗結果。

管碧玲表示,從以上兩則回報,大家會發現,民眾看到海漂到岸際的豬屍,知道要通知海巡,有防疫的意識;處置過程耗時,會管制現場以免流浪動物咬食而帶菌。此外,即使豬屍已經完成採樣焚燒掩埋,回報訊息也還沒結束,只稱作「續報」,因為任何一個案例,海巡都管制最後檢驗結果,確認陰性或陽性時,才算結案,也才會收到「結報」。而通報中的「本中心」指的是海巡署本部的勤務指揮中心,亦即,每一個豬屍案例,都是最高勤務指揮中心管制,並即時彙報給長官幹部管制的案件。

管碧玲強調,非洲豬瘟的防堵,是很多人默默地努力獲致的成果,海巡在這個部分,一絲不苟。這個案例是民眾聯防,其他如果是海上漂流撈起、或岸際巡邏查獲,默默地處置了七年,沒有人看到,卻精確的執行每一個動作,「海巡會持續加強做下去,專業、一絲不苟,我們堅守崗位!」

管碧玲 海巡 海巡署 豬屍 非洲豬瘟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