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進軍美國防市場!無人機+維修據點雙軌啟動 2026營收大解放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漢翔(2634)正處於營運轉型的關鍵階段,雖然近期軍工族群股價漲多拉回,市場資金關注度略有降溫,但公司仍積極拓展民用航空、科技服務與美國市場布局。法人指出,2025年雖有匯損與高教機交付干擾,但2026年營運結構優化、民用比重拉升,全年獲利可望明顯改善,成為轉型期的重要觀察年。
從營收結構來看,漢翔2025年預估營收為342億元,年減13%,每股純益(EPS)0.71元。然至2026年,在民用發動機與科服業務同步發力下,營收可望回升至378億元,年增逾10%,EPS將成長至1.68元,年增幅達137%。毛利率亦由8.1%回升至8.9%,體現結構調整成果。
國防業務方面,高教機交付進度仍受供應鏈瓶頸影響,包含座艙傳爆線、引擎齒輪箱與油囊等關鍵零組件持續缺料,影響交機時程。2024年預定交付18架,實際完成僅11架,其餘延至2025年上半年。儘管高教機進度不如預期,國防部另釋出經國號與高教機維修訂單總額達300億元,有望成為未來2~3年國防營收支撐。
漢翔也同步積極拓展無人機與反制系統領域。配合國家政策,公司參與TEDIBOA計畫,並與多家本地與國外廠商洽談合作方案。未來無人機標案預計於2025年揭曉,漢翔已擬定三項合作案,並鎖定以反制系統商品化為切入點,洽商對象以政府單位與基礎設施為主。公司也與美商Shield AI合作,期待承接其無人機在台維修與技術應用事務,並思索將AI技術反向導入傳統有人機。
在民用航空方面,公司雙軸布局機體與發動機零組件。機體方面聚焦空中巴士A320與龐巴迪C2350機種,發動機則承接GE、RR與Honeywell等大廠訂單,LEAP-1A與1B雙版本持續出貨。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公司成功爭取LEAP-1A供應資格,為2026年後營收回溫鋪路。
此外,公司岡山新建鍛造廠原為軍用規格打造,如今轉為民用航太用途,鎖定高階鍛件領域,包括渦輪葉片與渦輪盤等,目前已取得Rolls-Royce試製訂單,預計2027年通過認證,2028年全面量產。該廠導入熱模鍛與恆溫鍛造技術,有望成為亞洲少數具備高端製程的供應廠之一。
除了航太領域,漢翔也積極跨足科技能源市場,2023年標得台電花蓮鳳林變電站STATCOM工程,金額達23.5億元,工程期程至2028年,屆時將可貢獻穩定營收。此案涵蓋電力設備採購、土建設計、測試與併網,為公司科服事業部打開電力電子產業切入點。
公司並未忽略全球化布局,已於美國設立100%持股子公司與新廠區,初期以民用航太製造認證為主,中長期目標為切入美國國防供應鏈,搶進潛在高毛利市場。法人分析,若能順利取得FAA相關認證,將有助未來承接在地化國防與民用訂單。
整體來看,漢翔正從傳統軍工製造轉向雙軸發展,一方面深耕民用航太核心技術,另一方面進軍AI無人機與能源電子新領域。短期內受限於高教機交付進度與罰款認列,獲利可能承壓,但中長期轉型布局清晰,法人建議投資人應觀察2026年以後的接單成長與量產進度,逐步評估持股時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