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台中廚餘谷 黃偉哲曝台南廚餘處理方式、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全台首起非洲豬瘟案例發生在台中,地方縣市處理廚餘的方式也引發關注。台中市府卻將廚餘「露天掩埋」,從霧峰到沙鹿、后里等地都出現被稱為「廚餘谷」的臨時堆放區,引發議論;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8)日則是前往城西廚餘高速發酵廠視察,強調市府已全面啟動防疫措施,確保廚餘收運與去化過程穩定、安全無虞。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偉哲表示,在2019年台南首度舉辦非洲豬瘟演習時,市府認知到廚餘是主要傳染途徑,台南做為美食之都,處理量能必須提升。感謝當時的蘇貞昌院長,支持台南興建兩座高速廚餘發酵廠,加上原本的堆肥廠,為台南每月增加1200噸的去化量能。
黃偉哲說,他到城西的高速廚餘發酵廠視察,確認廠區運作正常,從進料、初步處理、耗氧發酵,到肥料包裝,全程只需要十天,就能把廚餘變成取得雜項肥料登記證的「尚好肥」。同仁跟他分享,原本傳統的堆肥,需要60天才能做成第一代的「尚介肥」肥料。現在經過耗氧發酵的高速處理,一座廠共有八座桶進行發酵,10天就能做成肥料。
黃偉哲表示,他也看到,現場的肥料包裝機完全停不下來,因為新一代「尚好肥」的含氮量高,對種植葉菜類或花卉有相當效果,聽說在園藝界炙手可熱。
黃偉哲說,呼籲市民共體時艱,連假期間高速發酵場仍加班運作,為餐飲業維持去化量能,此時需要市民共同響應惜食,減少飲食浪費,從源頭減量廚餘。市府也已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在肉品市場增設清消站,並開始第二輪疫調,杜絕外界疫情影響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