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堅在基隆?博士賣蚵仔煎、猛男大學生熱舞沒出息 基隆最潮古早味曝
資深記者鍾志鵬 / 基隆報導
基隆在地人要告訴你,好吃的地方不只在廟口。在基隆火車站附近的孝三路爆紅。已經賣超過70年的《簡家蚵仔煎》原本傳出不做了。一位博士跟猛男大學生攜手接下老店。但這位猛男一邊翻蚵仔煎、一邊跳立委王世堅的〈沒出息〉熱舞,油煙中伴隨節拍,吸引遊客圍觀拍照。博士用學問守護老味道,學生用舞步傳老靈魂,一攤蚵仔煎,煎出基隆最青春的古早味!
猛男大學生熱舞《沒出息》 基隆一場熱騰騰的「文化實境秀」登場
不是在廟口,基隆孝三路有一場熱騰騰的「文化實境秀」登場。博士高嘉和與猛男大學生余尚哲,一邊翻蚵仔煎、一邊跳王世堅的〈沒出息〉熱舞,油煙中伴隨節拍,吸引遊客圍觀拍照。這是一場用青春演出的文化傳承行動。
博士下廚:傳承的不只是理論,是行動
「學歷是一回事,但文化是靈魂。」博士高嘉和說。他本是表演藝術出身,也拿下博士學位,卻選擇回到基隆孝三路的「簡家蚵仔煎」擺攤。他在店裡認真翻著蚵仔煎、做燒賣、燙青菜、煮廣東麵。語氣堅定說:「基隆人懷舊,我們的味道是長輩的回憶。我讀博士,是為了規劃未來,會傳承這家老店,也是為了守住過去。」
高嘉和強調,博士不是放棄學術,而是把學術用在生活裡。他用表演的概念經營餐廳,用文化的精神炒出傳承的香氣。「博士學的,是要讓理論落地;而在這裡,是我最真實的教室。」他甚至笑說,這裡的經營比任何論文都更難寫,因為每一盤蚵仔煎、每一顆燒賣,都要煎出人情、創造回憶,當然基本是一定要好吃、有老味道在。
舞棍大學生跳舞行銷:熱舞的青春味、不忍心古早味消失
《簡家蚵仔煎》的另一位靈魂人物,是才21歲的猛男大學生余尚哲。他17歲就進廚房學煎蚵仔煎,如今一邊念書,一邊幫忙老店經營。他說:「老味道不能只靠回憶活著,年輕人要用行動延續。」
他不只是會煎蚵仔煎,更會「跳」蚵仔煎,因為他在攤前跳起王世堅的〈沒出息〉熱舞,手臂結實、肌肉閃光,讓整條孝三路都熱起來。「那是種服務態度啦!」余尚哲大笑著說,「客人吃得開心,看得開心,這樣老店的味道才會傳得更遠。」如今他的短影片在社群爆紅,許多外地人為了看他「邊煎邊跳」,專程跑來打卡朝聖。
《簡家蚵仔煎》基隆古早味的重生:從彰化王功港到基隆港孝
「簡家蚵仔煎」的故事起於彰化王功港、傳到基隆港孝三路,走過三代七十年。明星商品「蚵仔煎」、「基隆大燒賣」、「紅燒排骨酥」,是基隆港最濃的海味記憶。博士與大學生齊心站在鐵板前,認真與蚵香交織成一首「美食文化之歌」。他們堅持古早配方,也勇於創新,把老味道帶上抖音、IG與短影音平台。「這不是懷舊,而是延續。」高嘉和說,「讓老味道變成新的語言,講給新一代聽。」。他強調,傳承不該被封存在記憶裡、論文裡、老照片裡,而是可以聞、可以吃、可以跳舞的日常。基隆孝三路,就是他心中最有溫度的舞台。
基隆好吃的地方不只在基隆廟口 還有基隆孝三路
每一盤蚵仔煎、每一顆燒賣、每一碗紅燒排骨酥,都是一場「精心演出」。博士策畫、學生表演;客人看得開心、吃得感動,那就是一首最動聽的交響曲。「文化不只是舞台上的戲,」高嘉和笑著說,「它也可以是一盤熱騰騰的蚵仔煎。」店裡沒有聚光燈,只有鐵板的光亮;沒有劇院觀眾,卻有路人的掌聲。在基隆孝三路的油煙裡,博士與學生的故事,煎出「知識的溫度」、「青春的火候」。那一盤盤的蚵仔煎,不只是食物,他們證明老味道也能青春、古早味也能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