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案場破億不稀奇!東元搶攻台灣186億ESCO市場 綠電交易明年Q1送電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導覽目錄:
OpenAI、微軟等科技巨頭不約而同示警「AI時代電力將嚴重短缺」,台灣機電大廠東元(1504)已搶先轉型,啟動能源整合大戰略。東元副總陳恆偉29日在「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表示,7月成立的能源技術服務事業部,鎖定國內ESCO節能市場186億元商機,並已洽談數十個案場,單筆規模從數百萬元到破億,「以往億元級節能案可遇不可求,今年陸續冒出頭」。
「節能早已不是CSR,現在是競爭力。」陳恆偉直言,AI推動企業能源負載倍增,過往散落在各事業群的節能專案,如今由能源事業部整合,轉型為「一站式節能服務平台」,提供碳盤查、改善設計、工程施作、能源管理、綠色融資等全流程整合方案,成為中大型企業落實ESG與營運韌性的最強後盾。
商機上看千億 ESCO案場破億漸成常態
據經濟部統計,台灣2024年ESCO市場達186億元,預估未來10年年增率超過10%。東元推估,若納入再生能源、儲能與碳服務等周邊業務,整體市場潛力將「放大數十倍」。
「過去節能案場一筆數百萬已算大,今年破億案場明顯變多,這就是轉型信號。」陳恆偉表示,目前已有十幾個案子已導入綠色金融結構,更多案場正在推進中,應用範圍涵蓋製造業、醫院、百貨、商辦、公共設施等,「像醫院耗能六成來自空調,百貨則是人流溫控,案場越來越複雜,也才需要整合型服務供應商」。
「節能不是換設備」 東元推AI預測管理系統
東元轉型關鍵,在於跳脫傳統設備商角色,升級為能源管理顧問。「節能不是換老設備而已,要從場域行為模式出發,預測冷熱負載、人流、濕度,才是高效節能。」陳恆偉舉例,如醫院手術室若10點要18度,不能當下才開冷氣,而是前一晚就預冷,「就像你上車前5分鐘,汽車自動先降溫,這才叫智慧」。
他強調,東元目前服務方案涵蓋「節能、儲能、創能」,並整合AI、EMS能源管理系統與碳盤查模組,「不是單點打帶跑,而是佈局整體能源供應鏈,幫企業一次解決」。
綠色金融補上最後一哩 資金門檻不再是阻力
資金,長期是中小企業推動深度節能的最大障礙。東元看準痛點,聯手國內3家銀行建立綠色金融架構,每家提供5至10億元融資額度,讓企業只要導入東元服務超過5%,就能獲得資金支持。
「回收期2年半聽起來很好,但沒資金還是做不了,這就是為什麼東元要來補這塊。」陳恆偉說,目前已有十多件案場套進此架構,東元提供服務、設備、顧問與維運,銀行放貸也更安心。
此外,東元也計劃與超過1000家ESCO業者建立生態合作關係,讓中小型節能業者可專注在工程與執行,設備與金融由東元協助補位,「這不是零和遊戲,而是共同擴大市場」。
鎖定大型電子業 綠電交易明年Q1啟動
在綠電交易方面,東元今年4月已取得綠電交易執照,鎖定2至3家年用電數千萬度的電子業大廠進行洽談,預計最快2026年第一季開始送電。
「客戶不好透露,但可以想像是台灣高耗能電子產業領頭羊。」東元機電系統暨自動化事業群處長孫健榮透露,目前談判進展順利,目標擴大綠電供應版圖。
展覽現場,東元也展示多項新一代節能技術,包括AI全溫控、虛擬電廠(VPP)、能源管理系統(EMS)與智慧碳盤查工具,部分專案平均節能率達40%以上。
此外,東元還與經濟部合作推動碳健檢平台,預計導入2.5萬家中小企業,提高溫室氣體盤查普及率與精準度,協助台灣企業加速進入碳定價與淨零時代。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