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落幕!陸委會曝「中共持續對台促統」:加大2026地方選舉介選力度

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陸委會報告指出,川習會後,中共或將配合整體局勢發展,從「促融、促統、反獨、反干涉」四面向推動對臺工作。(資料圖/翻攝畫面)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南韓釜山金海機場舉行近6年來首度面對面會談。根據陸委會最新書面報告指出,「川習會」後,中共或將配合整體局勢發展,從「促融」、「促統」、「反獨」、「反干涉」四面向推動對臺工作,並加大對我2026年地方選舉介選力度。相關具體措施或在明年中共「對臺工作會議」後更加明朗。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明日邀請外交部部長、國家安全局局長、經濟部次長、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報告「川普亞洲行及『川習會』後印太區域經濟、安全情勢對我之影響」,並備質詢。

根據陸委會書面報告指出,「川習會」就部分經貿議題達成共識,美中關係呈緩和趨勢。習近平稱願與川普為中美關係打下穩固基礎,川普亦稱會議成功。美中會後均宣布取消或延後部分經貿措施,如美方取消芬太尼關稅10%,續對中維持10%的「對等關稅」、 暫停擴大「實體清單」管制措施及涉海事、 物流及造船業的「301措施」等1年;中方則宣布暫停多項反制措施,包括10月9日宣布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等,並稱雙方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擴大農產品貿易、相關企業個案處理等達成共識。

報告透露,「川習會」雖未談臺灣,惟中方於會後美中2防長會談重申對臺立場。此次「川習會」雙方會後公布的新聞資料均未涉及臺灣議題,各界解讀不一,包括「會談時間有限」、 「議題先易後難」、「川普保留要價空間」, 亦有稱將臺灣問題延後至川普訪中時再進 行討論等。而川普會後受訪,續指出「川習會」未提及臺灣,並稱習很清楚共軍犯臺後果。中方則藉「川習會」次日美中防長互動場合,重申對臺立場,要求美方反對「臺獨」。

報告表示,「川習會」雙方各取所需,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不變。當前中方內部經濟情勢不佳,以及 「十五五」規劃即將展開,美方亦將面對明 (2026)年期中選舉壓力,雙方均有避免敵意螺旋上升,暫時穩定美中關係之需要。本次 「川習會」緩和經貿衝突,平息美中緊張局勢,並為明年美中領導人互訪鋪陳,而未觸及美方關切之產能過剩、非關稅壁壘等問題,亦未涉中方所關切之主權、安全等敏感領域。美、中結構性矛盾並未獲解決,雙方戰略競爭格局亦不會有根本性變化。

報告說明,「川習會」後中共對臺將持續推動「促融」、 「促統」、「反獨」、「反干涉」作為。由川普上任後中共相關作為觀察,中共意圖利用各種政策工具及談判籌碼,形塑有利中方的外部條件。「川習會」後,中共或將配合整體局勢發展,從「促融」、「促統」、「反獨」、「反干涉」四面向推動對臺工作,並加大對我2026年地方選舉介選力度。相關具體措施或在明年中共「對臺工作會議」後更加明朗。

報告強調,政府致力臺海和平穩定立場一貫,將強化與友盟溝通合作。政府兩岸政策立場一貫,致力維持臺海和平穩定,亦期盼北京當局以兩岸人民福祉為念,不預設政治前提與我方進行溝通對話,務實處理兩岸事務,共同承擔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責任。政府將持續強化與美國等民主友盟溝通與合作,促進臺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川普 中共 川習會 陸委會 介選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