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研究員去北京「抗戰研討會」!中研院曝防堵措施:列管人員沒申請赴中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中研院人事室主任廖康如表示,關鍵技術人員、涉密人員等出國要報給移民署,內部也有完整管控機制,列管人員目前都沒有提出赴中申請。(圖/翻攝自國會頻道)

日前北京大學舉辦「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研討會,前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呂芳上前往參加,並稱政治應盡少干預學術,呼籲恢復兩岸學者自由交流。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今(13)日質詢時問及中研院是否有申報與管控機制?中研院人事室主任廖康如回應,關鍵技術人員、涉密人員等出國要報給移民署,中研院內部也有完整管控機制,列管人員目前都沒有提出赴中申請。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昱晴指出,北京近期有一場「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研討會,台灣過去的二十多位學者中,有一位是前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暨研究員,雖是退休人員但也凸顯在兩岸敏感的現狀下,加上中共統戰滲透日益精細,學術交流若無防護機制,恐成為國安破口。她也以美國、澳洲為例,有要求學者揭露與外國資金合作的細節或設立專責小組。

郭昱晴也問及,針對學者赴中參與研討會,是否有事前申報與風險評估機制?是只有公務出國或是自費學術交流也要?是否有專責的國安顧問團?評估指標為何?中研院是否有跟資安或國安單位對接資訊?

中研院人事室主任廖康如回應,赴中申請要函報給內政部移民署,包含政務人員、關鍵技術人員及其相關計畫,與涉密人員和離職後三年政務人員,這類人員要出國要依規報給移民署,中研院內部也有資安管控,若學者赴中,中研院有完整機制控管。計畫部分則是國科會跟中研院以及中研院本身計畫的列管,會有專門的委員會審查,目前沒有赴中申請人員。

郭昱晴接續提問,關於機敏領域,如AI、半導體、資安及軍民融合等技術,合作前是否有審查?中研院內部有無學術滲透風險窗口?國安若認為有合作疑慮,是否有先例中研院能馬上凍結計畫?

廖康如回應,報計畫是國科會針對國家關鍵技術,各機關有學校教授、老師參與的計畫如有國家核心關鍵,會經過移民署及國科會共同討論,只要涉及機密人員赴中都要控管。中研院所有人赴中都要依照規定填報資安,列管人員目前都沒有提出赴中申請。

郭昱晴呼籲,今年五月陸委會已警示過,中國常以科研競賽、學術論壇、企業實習為名吸引台灣青年及學者赴中,可能涉及軍民融合政治性的參訪,因此必須提醒中研院須嚴加控管機制。

郭昱晴 呂芳上 中研院 移民署 國科會 北京大學 民進黨 中共 兩岸 國安 資安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