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這班車!」母大雨中背孩狂奔趕治療…公車駕駛長1舉暖爆
記者李育道/台北報導
入秋後的大雨常讓通勤節奏打亂,卻也讓城市裡的微光更加動人。台北市第十八屆「公車友善心運動」頒獎典禮於10月15日舉行,主題「安全乘車幸福相伴」強調駕駛長與乘客共同營造友善文化。現場多位獲獎駕駛分享暖心故事,其中一段「為了孩子不能錯過這班車」的雨中場景惹鼻酸。
獲表揚的台北客運吳維祈駕駛長回憶,一場滂沱大雨中,他遠遠看見一名母親背著孩子、撐著雨具吃力奔向公車站。原本車門已準備關閉,他見狀仍選擇耐心多等一分鐘。該名母親氣喘吁吁地上車後道謝說「我不能錯過這班車,孩子還等著做治療,謝謝你等我們。」這句話讓他深受觸動,也提醒自己每一次停靠、每一次等待,對乘客而言都是重要的日常片段。
欣欣客運鍾昌達駕駛長也分享不同的日常溫暖。有次遇到雨天,他主動下車協助一名推著娃娃車的母親上車,並笑著說自己也有小孩,「能多幫一點就幫一點。」大有巴士劉信榮駕駛長則曾協助一名走失的失智長者,主動聯繫警方讓長者平安返家,他說「乘客的一句謝謝、一個笑容,就是最大的鼓勵。」
北市府指出,駕駛長的貼心服務並非偶然,而是長期教育訓練與服務文化累積出的專業溫度。市長蔣萬安表示,全市公車每日服務超過108萬人次,駕駛長是串起城市旅程的重要夥伴,今年市府推動公車新運價、駕駛長加薪8千元、成立全國首創公車學院、全面裝設ADAS 3項設備,也啟動公車友善心運動,希望讓乘車更安全、更友善。活動也展現乘客與駕駛長之間的深厚連結,線上活動累積近6萬則民眾留言,寫下「謝謝駕駛長每天早出晚歸」、「公車讓生活更便利」等鼓勵話語。
另外,校園宣導活動自97年至113年,已累計讓近5萬名學童從中受惠。今年度更擴大辦理,前進15間本市公私立國小,除了教導孩童「搭乘公車安全與禮貌守則」外,也特別加深孩子們對「駕駛長」這個稱謂的專業印象與尊重。同時,導入「優先席」觀念,對象從「老弱婦孺」擴大為「有實際需求者」,期望學童從小建立禮讓文化,讓有需要者能安心使用,共創友善乘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