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金句「國家認同不是DNA認同」名醫曝超狂經歷:謝謝您這麼愛台灣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ICU醫師陳志金在臉書哀悼,提到陳耀昌不僅是台灣骨髓移植先驅,還曾擔任紅黨黨主席、歷史小說家。他也追憶,陳耀昌曾說出許多金句,像是「國家認同是價值認同,不是DNA認同」、「如果只看DNA認同,台灣應該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祖國」。
陳志金在 臉書發文表示,陳耀昌老師,1983年完成台灣第一例骨髓移植,是台灣骨髓移植的先驅,也曾協助越南成立骨髓移植中心。他提到,自己還是醫學生的時候,曾被陳耀昌教過,陳耀昌是一位很「特別」的血液科醫師,他沒有一般血液科醫師的「嚴肅」表情,總是笑著臉、親切的談笑風生。也是「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曾推動「法醫師法」、曾擔任國大代表、也曾擔任黨主席。
陳志金透露,老師近年的身分是歷史小說家,創作的《福爾摩沙三族記》入圍文化部「2012台灣文學獎」;而2016年出版的小說《傀儡花》則被公視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之後陸續出版的《獅頭花》、《苦楝花Bangas》、《島之曦》都深獲好評。
陳志金說,老師以醫學和疾病的角度來看台灣史的演講,更是有趣,像是台灣的DNA是多元而獨特,融合了漢/百越/南島文化的特色,還「混合」了日本、歐洲。可以從這些疾病和基因看出關聯,蠶豆症和廣東客家血緣最有關;HTLV-1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和日本人有關;掌腱膜攣縮症和維京人(北歐)有關;僵直性脊椎炎和西歐人有關,由荷蘭人帶入。
陳志金提到,老師演講的結語是,台灣人都很「混」,台灣史是不同世代,一再發生的「流亡、殖民、包容、感恩」四部曲。 國家認同是價值認同,不是DNA認同。如果只看DNA認同,台灣應該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祖國」。
陳志金感嘆,老師的「3C」人生,分別是Cell(細胞)、Cinema(電影)、Country(國家),「精彩萬分,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回憶和無法超越的典範~感謝老師您這麼愛台灣!願您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