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投靠曹操時,明明那麼落魄,為何曹操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英雄?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情節。(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煮酒論英雄》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所著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情節,指建安四年袁曹官渡之戰前,掌控朝局的曹操以酒宴試探劉備是否有稱霸天下的野心,最終被劉備巧言瞞過的故事。當時的劉備身處人生最低潮,窘迫、落魄,甚至被迫寄人籬下;但就是在這樣的時刻,曹操卻能一眼看出他的不凡,說出那句震動千古的評語。究竟曹操看到了什麼?為何能在亂局之中,洞察劉備的英雄氣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漢末年,一場看似普通的酒宴,卻因兩位主角的身份,使其成為史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煮酒論英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握有中原大權;而劉備此時只是一個失去根基、四處投靠的落魄宗親。兩人地位懸殊,但曹操卻在酒席上大膽預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被嚇得筷子掉落,只能假借雷聲掩飾心虛,但這一刻,他知道自己已經被曹操洞察得一清二楚。

落魄的劉備:從織席販履到與關張結義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但在東漢後期這並不稀奇。少年時靠織席販履維生,毫無家世可依。直到遇上關羽、張飛,才得以闖入亂世,三人合力曾一度成為一方勢力,但仍屢遭挫折。

建安元年失去徐州後,劉備被迫投靠曹操。儘管狼狽不堪,他在民間卻有極高聲望,使曹操不敢怠慢,甚至推舉他為豫州牧。

衣帶詔暗流:劉備被迫偽裝胸無大志

建安四年,身為傀儡帝的劉協忍無可忍,秘密下達衣帶詔,企圖聯合忠臣剷除曹操,劉備也被拉入其中。但劉備為避免露餡,他天天在院中種地、裝作毫無野心,只為降低曹操警覺。但曹操的敏銳從未被蒙蔽。

煮酒論英雄:曹操的試探

曹操邀劉備飲酒,談天下英雄。劉備細數諸侯名士,全被曹操否定。最後曹操道破天機:「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既是讚美,也是試探。曹操想知道:劉備究竟是否真如他揣測的那樣,有著不凡抱負?劉備雖成功演出「被嚇到」的反應,但他也明白:無論自己藏得多深,曹操都已察覺他的野心。

曹操邀劉備飲酒,談天下英雄。最後曹操道破天機:「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曹操看穿劉備的三大原因

第一:英雄惜英雄

在亂世中,真正的英雄對彼此有種天然的感應。劉備雖落魄,但氣度與眼界並未因困境被埋沒。曹操在交談與觀察中,已經察覺到他並非池中之物。

第二:劉備的成就非凡

劉備沒有家世、沒有金錢,只憑結義兄弟與個人魅力打下一片天地。與曹操、袁紹等名門出身截然不同。曹操調查過這段歷史,自然知道這樣的人絕非泛泛之輩。

第三:民間名望太高

劉備一路以來深得百姓愛戴,這比兵力更可怕。曹操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的威望在亂世格外醒目。

最後的遺憾:曹操早知英雄不可留

直到衣帶詔事件曝光,曹操才明白劉備早已心在漢室,後悔當初沒有趁早除之。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承認:劉備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儘管那時的劉備一無所有,沒有地盤、沒有軍隊、剛被呂布打得落魄不堪、甚至只能依附曹操生活,但曹操仍能一眼看出他胸中的天下格局。

或許,這就是千古流傳的理由:英雄,不是靠地位,而是靠氣度。而曹操與劉備之間的那杯酒:成了兩位英雄彼此識破、也彼此成就的起點。

曹操 劉備 關羽 呂布 羅貫中 英雄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