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腦控制!熬夜越想吃 研究:「1元凶」害暴食、毒素入侵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睡眠不足恐讓腸道壞菌暴增、釋放毒素,再透過菌腸腦軸製造「假飢餓」,導致白天沒力、晚上暴吃的惡性循環。(示意圖/PIXABAY)

熬夜不僅讓人精神不濟,還容易引發暴飲暴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一旦熬夜、睡不到7小時,腸道菌叢中的壞菌會暴增,並釋放發炎物質、破壞腸道屏障,讓毒素滲入血液,再透過菌腸腦軸傳遞錯誤資訊「假飢餓感」,形成「白天沒力、晚上暴吃」的惡性循環。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在 臉書粉專提到,研究顯示,睡不到7小時,腸道菌叢中的壞菌會暴增,好菌數量減少,當壞菌變多時,會釋放發炎物質、破壞腸道屏障,導致內毒素滲入血液,再透過菌腸腦軸發出錯誤訊息「假飢餓感」,讓人以為身體缺少能量,其實是壞菌在作怪。

當大腦累到失靈時,飢餓開關會被放大,飢餓素(Ghrelin)上升、飽腹素(Leptin)下降,另外,宵夜食物多為高油、高糖、零纖維,恐造成好菌死得最快,壞菌變多會製造毒素,導致全身慢性發炎,再刺激食慾,使人變成「白天沒力、晚上暴吃」的虛胖族。

黃軒表示,當壞菌的內毒素跑進血液,身體其實已進入「慢性炎症」狀態,這也是往往熬夜後,容易開啟「暴食模式」的原因。若想重建腸道菌叢,建議多攝取富含益生質的食物,例如瓜果蔬菜、全穀、豆類、菊苣纖維、地瓜,或補充含益生菌,如酵母、發酵食物,包括優格、康普茶、納豆、味噌、醋,但最重要的還是睡眠,熬夜一晚造成的破壞,可能需2週才補得回來。

熬夜 腸道菌 腸腦軸 毒素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