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容易傷寒感冒!醫籲「3生活模式」存冬季能量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22日就是24節氣的「小雪」。中醫師表示,小雪像是冬天的前奏,小雪之後「陽氣入藏」,身體進入冬季保暖、蓄積能量的模式,這時候若稍不注意,很容易傷寒感冒,手腳冰冷甚至過敏;建議透過早睡一點、把腳暖好等生活模式,讓身體存「冬季能量」。
未來一週看得出天氣越來越冷。氣象署表示,今日受到大陸高壓影響,偏向東北風,涼冷空氣還是在影響台灣,溫度上明顯比較涼,尤其今日馬祖、金門低溫來到14度以下。明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不過相較今日冷空氣強度再減弱一些些。週日轉為偏東風,高壓離開之後,整個天氣慢慢逐漸有回升的感覺。週日晚上另外一波冷空氣逐漸南下,東北風再度增強,溫度開始下降,這樣的狀況會持續到下週三、下週四。
中醫師王大元 發文表示,小雪(11/22)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帶著靜謐且詩意的名字,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即便金黃色陽光從窗台灑照進來,清晨破曉後仍會帶有一絲涼意,因此,小雪之後更要懂得溫柔地把自己照顧好。中醫認為小雪之後「陽氣入藏」,身體進入冬季保暖、蓄積能量的模式。這時候若稍不注意,很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腰膝痠軟、疲倦想睡或早晚溫差引發的小過敏。
王大元提出以下三種「小雪」的建議生活模式,供民眾參考:
1、早睡一點,睡晚一點,讓身體存「冬季能量」。晚上11點前入睡、太陽升起再起床,是最好的養生方式。冬天也是腎經運行的季節,「早睡晚起」能充足腎氣,精神也會跟著變好。
2、早餐儘量要熱,越簡單越好。熱粥、熱豆漿、薑茶都是好選擇(胃食道逆流者不適合上述方式),請避開生菜沙拉、冰咖啡、冷飲或冰牛奶,免得才剛醒來,陽氣就消失殆盡。
3、把腳暖好,身體就不容易冷。足浴是小雪時節推薦的養生方式,可選用迷迭香、陳花椒、桂枝、肉桂、艾葉、老薑等藥材來暖暖身子,水溫約 38–42℃,泡 10–15 分鐘,腳暖、身暖、心也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