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1推「自主代理AI」驚傳資安漏洞 微軟罕示警
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AI代理深度介入系統 微軟坦承存取權恐被惡意軟體利用
隨著微軟(Microsoft)全面推動AI技術融入作業系統,一項名為「自主代理式 AI(agentic AI)」的全新功能近日被推向 Windows 11 用戶。這項功能旨在讓人工智慧深度介入系統,協助用戶處理檔案整理、寄送電子郵件等複雜任務。然而,微軟在最新發布的支援文件中罕見地坦言,由於這類AI需要更深層的系統存取權限,同時也可能成為惡意軟體入侵的新途徑,潛藏全新的資安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這種自主代理式AI因其高度的自動化和系統操作能力,引發了外界對於安全性的高度擔憂。微軟承認,AI代理在操作過程中具備不可預期性,本質上即存在潛在的風險。
推出「代理工作區」隔離風險 但仍無法完全防禦
為了降低這項風險,微軟同步推出名為「代理工作區(agent workspace)」的實驗性功能。這個工作區的設計,是為AI建立一個受限的獨立使用者環境,類似於 Windows 11 的有限權限帳號。
在這個隔離環境中,AI 僅能使用部分系統常用的檔案與應用程式,被限制操作特定使用者安裝的軟體,也不能任意存取使用者資料夾(例如 C:\Users\)內的內容,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微軟指出,這種設計比完整虛擬機(例如 Windows Sandbox)更有效率,同時保留了必要的安全隔離,且所有相關操作都會被完整記錄。
警惕「跨提示詞注入攻擊」 AI恐被迫執行竊取指令
儘管設計了隔離機制,微軟仍示警一項關鍵的威脅:AI代理可能遭遇跨提示詞注入攻擊(XPIA, Cross-Prompt Injection Attack)。微軟解釋,惡意內容可能被隱藏在介面元件或文件中,一旦AI代理處理這些內容,可能會被迫執行非預期的指令,例如竊取使用者資料或安裝惡意程式。
面對這類高風險的資安漏洞,微軟強調該功能目前採取預設關閉的策略,並未強制啟用。用戶若想開啟,需自行前往「設定>AI Components>Experimental agentic features」開啟。官方也特別提醒,這項設定將影響系統內所有使用者,因此強烈建議只有充分了解安全風險的用戶才啟用。
此事件讓人聯想到微軟先前推動 Copilot+ PC 功能時,也曾因 Microsoft Recall 功能引發嚴重隱私爭議。這次自主代理式AI雖然承諾能提升效率,但在涉及高度系統權限和操作不可預期的前提下,其安全性仍持續受到外界的質疑與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