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澡小心!醫點名5危險行為 心臟超負荷恐昏倒
生活中心/游舒婷報導
泰國瑪哈拉吉那空叻差希瑪醫院副院長、知名醫師Doctor Jade近日在臉書發文提醒,冬天氣溫低,許多人以為洗熱水澡能放鬆,卻忽略「洗澡時的行為」會影響心臟運作,若洗澡習慣不正確,可能導致心跳加快,甚至頭暈、昏厥。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冬天洗澡注意!5習慣恐昏倒在浴室
根據外媒《 khaosod》報導,醫師整理出5種冬天常見的洗澡錯誤習慣,恐讓心臟負擔瞬間上升,民眾務必注意。
1. 一開水就用超熱水
氣溫冷、突然遇到高溫,會讓血管快速擴張,使心臟必須強力加速搏動以維持平衡,容易出現心悸、血壓波動。醫師建議,水溫可以從中間開始調整,再慢慢調熱。
2. 運動完馬上洗澡
剛運動完心跳本來就快,若立刻洗熱水澡,血管會迅速擴張,使心臟負擔更大,可能頭暈、心跳不穩。建議休息15至20分鐘、心跳恢復後再洗。
3. 空腹、非常餓時洗澡
血糖偏低、腦部供血本來就較少,再遇熱水刺激血管擴張,更容易頭暈、甚至昏倒。建議先吃1到2口輕食墊胃再洗澡。
4. 洗澡時間太久(超過 15~20 分鐘)
長時間浸泡或一直泡熱水,會讓血管持續擴張,使心臟一直處於「加班狀態」,可能出現心悸、疲倦、腦部供血不足。建議洗澡時間控制在10到15分鐘最安全。
5. 一起床就立刻洗熱水澡
剛起床時血壓本來就偏低,身體還沒完全醒,突然遇到熱水容易血管快速擴張,引起頭暈、心跳加快。建議起床後先動一動、坐5到10分鐘再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