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妻3年連生3胎!牙醫炫耀文遭砲轟 婦科醫:滿滿的不適感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晚婚、晚育成為主流,日前一名牙醫在網路炫耀,其妻19歲起在三年內連生三胎,該牙醫並自豪「妻子22歲生三胎,兒子上大學時,妻子應該40 歲,PR99.9!」此說法引發網友憤怒,批評其妻短時間內生三胎恐傷身。婦產科醫師烏恩慈也直呼,「第一時間看到此文,也是滿滿的不適感。」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兩胎間最好間隔18 個月,最短不要短於6個月。
此案緣於一名張姓牙醫日前在Threads上表示,其妻在19歲時連續三年生下三胎,第一胎女兒為112年6月出生、第二胎女兒為113年5月出生,第三胎兒子為114年11月出生。該牙醫自豪道,兒子上大學時,妻子應該40 歲,PR99.9!」貼文立即遭到炎上。該牙醫隨即關閉其社群平台帳號。
換算下來,該牙醫的妻子除去懷孕時間,中間休息時間只有幾個月、不到半年,讓網友砲轟「一年生一個太傷身」、「這是在炫耀還是控制。」也有網友批評,「該牙醫重點只放在兒子幾歲上大學,而不是三個孩子都健康長大」。
婦產科醫師烏恩慈在其臉書粉專 「烏烏醫師」坦言,她第一時間看到時,也是「滿滿的不適感」,但當事人未發聲,她也不便從生育自主、性別平等的角度去拆解。但她身為產科醫師,對於生產間隔、密集生育的風險,有很多想法。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兩胎間最好間隔18個月 最短不要短於6個月
烏恩慈表示,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兩胎間最好間隔18個月,最短不要短於6個月。因此產後回診時,婦產科醫師總會提醒夫妻要確實避孕,餵母乳不算避孕,月經沒來也可能排卵。
「若真的在半年內又懷孕,不論是意外或計畫,只要女方願意生、無懷孕禁忌,絕無產科醫師會建議終止妊娠。」烏恩慈表示,也就是,短間隔確實提升風險,但它不是禁忌症。婦科醫師能做的,是評估子宮恢復狀況,及早篩檢貧血、子宮頸閉鎖不全、植入性胎盤、胎盤功能不良等問題,提供完整衛教與監測,給予產婦最適當的醫療支持。
婦產醫:短時間內小孩數暴增 媽媽情緒壓力會爆表
烏恩慈表示,若要談「產後的復原」,則應做得更好。短時間內從「一個孩子的媽媽」變成「2、3個孩子的媽媽」,情緒壓力更不是線性增加,而是直接跳級。除了更友善的育兒環境,心理資源也能陪伴媽媽渡過這段適應期。然而,目前社會資源仍不足。
烏恩慈表示,說的直白一些,有些媽媽都無法讓「一個孩子」得到完整照護,更別說密集生育、孩子迅速增加,家庭時間與金錢的分配勢必受到影響。因此,更重要的是,「能否確保每對母嬰都能獲得完整的全人照顧?」身心、家庭與社會支持,缺一不可。
她表示,真正的生育自主,是透過教育、醫療、以及更平等的社會氛圍,讓所有女性能自由決定生不生、生幾個、何時生。「選擇權在我們身上,也只在我們身上。更沒有人有資格替我們的人生打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