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化妝品」重創肝腎還致癌!4現象慘了:飯後想睡也中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近來台灣化粧品中驗出禁用的蘇丹色素,引發關注。醫師張家銘表示,蘇丹紅會卡住肝臟的代謝核心,造成肝、腎、消化道毒性,且可能致癌。人即使吃進很少,若是長期低劑量暴露,就可能提高罹癌風險。患者可能出現容易腹脹、飯後想睡、排便變黏、味道重、皮膚莫名發癢,這時肝功能與脂肪肝可能已經惡化了。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 臉書表示,今年(2025)發表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生態毒物學與環境安全)的研究,整理了蘇丹紅的特性,及對健康的影響。
該研究指出,蘇丹紅2號及4號對健康影響較大,會卡住肝臟裡處理膽酸的重要酵素AKR1D1,此酵素負責膽酸代謝的流通,一旦被蘇丹紅佔據,代謝會出現問題,造成膽酸堆積,進而引發慢性發炎,並增加致癌風險。
至於蘇丹紅留下的痕跡,他表示,當AKR1D1 被抑制,膽酸代謝不順,最常見症狀包括肚子易脹氣;餐後想睡;排便變黏、味道變重;皮膚莫名發癢。此時,肝功能檢查輕微升高、脂肪肝惡化,這些都可能是肝臟代謝受到阻礙,不是大病,但卻是慢慢出問題的開始。
蘇丹紅的全面影響:代謝、發炎、免疫與癌症的風險
張家銘表示,這類色素染料除了不利肝臟代謝廢物,也可能引起腎臟的慢性發炎與功能異常。它還會干擾細胞週期、加速細胞凋亡;造成腸道微生物群的失衡,讓消化變得更敏感、免疫力變差。
張家銘表示,這些都是目前還未被廣泛認識的「慢性健康風險」,雖然不一定會馬上致癌,但卻能悄悄地改變我們身體的代謝、免疫與發炎反應,使我們更容易在未來走向慢性疾病與惡性轉變的路。
癌細胞的開關 可能已因蘇丹紅被按下去
張家銘表示,肝癌細胞的實驗發現,蘇丹紅2號與4號在極低濃度(0.1 微莫耳)下就能促進癌細胞生長。這意味著,僅是長期低劑量暴露,就可能讓體內癌症風險提高。
針對如何對抗這類毒物,張家銘提供日常生活中的4大重點:
1. 辨識可疑食物,從源頭避開高風險染料。
2. 保護肝臟代謝。
少碰酒精、控制體重、減少加工食品。多攝取綠色蔬菜、豆類、十字花科蔬菜,這些食物有助於肝酵素修復。
3. 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
一年一次肝功能與腹部超音波,對有脂肪肝、B/C 肝或家族病史的人建議半年一次。如果最近疑似接觸染料,建議一至三個月內抽血檢查肝指數,讓身體告訴我們真實的狀況。
4. 有慢性病或遺傳風險的人,更需要提早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