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病誕生!國人3成有脂肪肝「壽命短4年」產官學合推「智慧篩檢平台」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脂肪肝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脂肪肝成新國病!我國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成,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為台灣最常見的肝臟疾病,提升國人心血管疾病與癌症風險。且研究顯示,患者平均餘命平均比一般人短約4年。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攜手諾和諾德、高醫大、中山大學、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台生科)今(2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啟動全國首創「代謝脂肪肝與肥胖風險分層及管理智慧篩檢計畫」,目標打造全國「代謝性脂肪肝病」及「代謝性脂肪肝炎」防治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劉俊人指出,據統計我國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3人具有脂肪肝,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劉俊人指出,據統計我國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3人具有脂肪肝,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肥胖族群中的盛行率更可達到40至80%,且患者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1.4倍、心肌梗塞風險是一般族群的1.46倍,死於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機率更較健康人增加3成。

他說,脂肪肝問題若放任不管,還可能進入「肝病三部曲」,誘發慢性肝炎後,持續惡化為肝硬化,最後更可能引起肝癌,但只要及早控制脂肪肝,就有助於全身其他多種疾病改善,其中整體心血管事件風險可降低8%、心肌梗塞發生率可降低12%。

「推動脂肪肝早篩早治,是守護國人代謝健康的關鍵。」高醫代謝性疾病與肥胖研究中心主任莊萬龍指出,傳統肝臟超音波、肝纖維化掃瞄等檢查,成本昂貴且影像判讀恐不一致,導致許多患者未能被早期診斷與治療,智慧篩檢與非侵入性技術可提升準確度並擴大篩檢覆蓋率,可望突破現行篩檢瓶頸,高醫也將率先作為示範場域。上述合作計畫高醫大附醫將率先作為示範場域,三年將擴展至全台25家醫院。 

技術整合方面,由國衛院與華碩電腦攜手成立的台生科主責,董事長梁賡義表示,「我們不只是建立一套智慧篩檢系統,而是能支援風險評估、決策支援到個人化慢病管理的完整生態系。」

台灣諾和諾德總經理杜翰思(Hans Duijf)表示,盼能和政府與醫界攜手為台灣打造更精準、預防導向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指出,台灣面臨超高齡、低生育率雙重挑戰,預防導向照護不可或缺,而脂肪肝即為目前相當需要跨科整合的慢性病議題。台灣若能提前結合科技和醫療量能,將有助減少肝病及心血管疾病負擔。台灣諾和諾德總經理杜翰思(Hans Duijf)表示,透過支持健康風險識能推廣與智慧檢測技術導入,盼能和政府與醫界攜手為台灣打造更精準、預防導向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公私協力共同守護台灣民眾健康。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攜手諾和諾德、高醫大、中山大學、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今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國衛院長司徒惠康指出,慢性病是癌症、傳染病之外,影響台灣民眾健康的重要議題之一,脂肪肝會影響人體代謝與心血管系統,並提高癌症發生率,過去30年卻被長期忽略,國衛院近年致力於推動精準醫療與資料庫建置,支援疾病預測與個人化治療。未來希望能結合更多研發、產業能量與政策搭配,建構好的系統防治國人健康的疾病。

脂肪肝 慢性病 癌症 劉俊人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