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岱樺拍片憶父親 座右銘「了民所苦、解民所困」奠定從政最大能量
政治中心/高雄報導
高雄市長參選人、立委林岱樺近日公佈最新影片「高雄的女兒,林岱樺的故事」短片。片中描述了父親林三郎成長的過程、從政的經過,以及對她的影響,「了民所苦、解民所困」的座右銘,奠定了她「為民服務」的能量,成就了今日的林岱樺。片中流露出對父親細膩的情感,以及自己「服務高雄」的使命。影片一上架,就獲得廣大迴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岱樺的父親林三郎,曾任高雄市鳳山市市長,深受當地民眾愛戴。林岱樺自海外留學歸國後,就跟在父親身邊擔任幕僚工作,耳濡目染下積極投入政治工作,關心民眾需求,後更以高當選高雄市立委,成為林三郎政治生涯的接班人!
在「高雄的女兒,林岱樺的故事」影片中,林岱樺提及爸爸林三郎成長的階段,家中極為貧窮,爺爺奶奶靠著務農養活11個孩子,過著「沒有農作就沒有得吃!」的貧苦生活。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佳,父親當年靠著同學典當的一隻鋼筆接濟,才能交出15元的考試報名費,而順利考上大學後,卻差點因為繳不起學費而被迫放棄學業。
正因如此,林三郎下定決心要靠學歷翻轉貧窮,求學過程加倍努力,連當兵都在讀書,也因此鋪墊了他厚實的文學底子,父親的決心與毅力,深深影響了林岱樺。而父親主修的會計專業,也成為他後續擔任市長時,編列市政預算的重要基礎。
接下父親為民使喉舌的使命,林岱樺正式踏上從政之路。她回憶當時,父親給了她重要的一句話,「當政治人物不能幫人民解決問題,就沒有我們存在的必要。正如古人所說的「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人民看到的就是上天看到的、人民講的話就是上天聽到的。父親的囑咐成為她日後「了民所苦、解民所困」的座右銘;而徹底了解人民的需求,更奠定了她從政最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