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光交織王爺信仰 全世界最大鹽祭「鯤鯓王平安鹽祭」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由交通部觀光署列為臺灣觀光雙年曆重點活動的「鯤鯓王平安鹽祭」被譽為「全世界最大鹽祭典」的年度盛會,在南鯤鯓代天府圓滿完成,本活動以結合深厚的王爺信仰與臺灣的鹽業文化,為民眾獻上橫跨文化、藝術與祈福的雙日饗宴。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
「鹽」在華人傳統信仰中,素有「辟邪、保平安」的意涵,而在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臺南鹽鄉,這份信念更是與地方精神緊密相依。時間回溯至1662年,延平郡王引進了先進的天日曬鹽技術,不僅締造了島上前所未有的鹽產業,更奠定了沿海居民的經濟命脈。巧合的是,同年李池吳朱范五位大千歲也乘王船登陸鯤鯓沙汕,在此擇地建廟,協力庇祐世代萬民。
平安鹽祭的精髓,在於貫穿始終的「請鹽、祭鹽、謝鹽」三大核心科儀,取自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井仔腳瓦盤鹽田、經「三曝九曬」的製鹽工法:
1.請鹽:寶盂傳承,廟宇遶境
祭典首日清晨,法師會在鹽田稟告眾神明,感謝上天一年來的豐收恩賜。隨後,隊伍以莊嚴的鹽轎收鹽,沿途經過興安宮、泰安宮、永隆宮等在地宮廟,遶境至南鯤鯓代天府,象徵將神聖的能量引入。
2.祭鹽:大法師勅平安鹽祈福法會
當鹽隊抵達王爺總廟後,大法師隨即進行隆重的勅鹽科儀。從凌霄寶殿到戶外的祈福法壇,甚至廣場上重達108噸的主鹽堆,所有的平安鹽都將接受淨化與祈福,轉化為具有神聖力量的平安鹽。
3.謝鹽:返本還原,回歸天地
在祭典尾聲,則會進行「謝鹽」儀式。這不僅是活動的句點,更是體現天地生生不息的哲學意象。現場信眾受邀參與,將一小片鹽放置瓦片上,隨著經文將其撒回鹽田、回歸大海,完成與自然的承諾。
此外,今年的平安鹽袋,也巧妙結合了五行色彩與國定古蹟代天府的建築特色,更增添了其收藏價值與深度。由朱府千歲當值代言,為信眾帶來最圓滿的祝福。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 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 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