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專欄作家:北京觀望2028台美大選 武統威脅或減

路透專欄作家艾普斯撰文說,美國官員一再示警,中國2027年將完成武統台灣的準備,但隨著北京寄望2028年台美大選產生有利於「和平統一」的條件,台北面臨的武統威脅或將減緩。

習近平(右)與川普日前在釜山峰會。 (圖/翻攝自白宮官網)

艾普斯(Peter Apps)指出,自2020年代初以來,美國官員一再示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下令中國軍方在2027年做好攻台準備;儘管中國官員試圖淡化這類揣測。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台灣與西方而言,目前至少有個好消息:針對2027年的擔憂似乎正在緩和。

雖然北京持續對台灣施加軍事壓力,但密切關注台海局勢的人士指出,短期內中國戰略規劃者似乎更關注2028年台灣與美國大選。

部分原因在於台灣在野國民黨10月選出新的主席鄭麗文,她是由黨內選出、獲授權推動更傾中立場的領袖。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左)的「台灣有事」說,踩到習近平底線,導致中日衝突升溫。(圖/翻攝自X平台 @takaichi_sanae)

如果在2028年台灣大選中,國民黨擊敗了執政的民進黨,這可能為中國一向聲稱希望的「和平統一」打開機會之窗。

至少,這樣的政治動態讓北京在未來可能的對抗前,多爭取了幾年武裝準備的時間—而2028年的美國大選也可能帶來一位更傾向孤立主義的總統,例如范斯(JD Vance),使中國在台灣及更廣泛的太平洋地區擁有更大的操作空間。

艾普斯認為,這些不安情緒已促使日本加緊示警稱,一旦台海開戰,日本可能從戰爭一開始就採取行動,甚至可能在美國沒有出手的情況下也會如此。日本擔心,一旦北京奪取台灣,自身可能會被中國從台灣附近封鎖。

與此相對,近幾週來歐洲對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的憂慮顯著升高。大量示警指出,一旦美國促成的對烏克蘭和平協議達成後,尤其是若條件主要有利於俄羅斯,俄羅斯可能就敢在短短一年內攻擊至少一個北約(NATO)波羅的海成員國。

賴清德(中)召開國安會議後指出,習近平要求解放軍2027年完成攻台準備。(圖/翻攝畫面)

歐洲各國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單獨對抗俄羅斯已經十分憂心,不論是為保衛波羅的海國家或波蘭,或是為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新一輪攻擊。

這使得美國與主要盟國試圖迅速擴充軍備,然而在中國掌握了許多關鍵原物料或零組件供應鏈重要地位的情況之下,美國與盟國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

截至2024年,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估計,中國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占有率達到八成,無論是成品製造還是零件供應。為降低這種依賴,英國與烏克蘭,以及波蘭與台灣之間都展開了合作,但迄今成果有限。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受訪,轟賴清德追殺陸配。(圖/翻攝畫面)

而美國與盟國對中國的依賴不僅限於無人機。今年稍早,中國在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施加貿易關稅後,宣布管制稀土出口,導致西方航空與防務產業的大片供應鏈陷入缺料困境。

目前大多數估計顯示,中國掌控了全球80%至90%的稀土出口與精煉能力,而其他替代產能可能需要多年才能上線。

今年的情況也顯示,西方在多種炸藥、藥品及其他工業組件所需的物質與前驅化學品方面,仍高度依賴中國與少數其他國家。

一旦與美國或其他敵國爆發重大戰爭,這些資源可能支撐中國本已龐大的軍工產業—但或許更重要的是,若中國突然切斷對西方的這類供應,將迅速讓任何衝突對北京的對手更加艱難。

若台灣遭到攻擊—台灣按某些衡量方式占全球最高性能微晶片供應量的九成—將對西方供應鏈造成另一重打擊。

西方降低對這種依賴的競賽已經展開;但如果衝突真的在未來10年浮現,西方看起來不太可能在事發前完全做好準備。

©中央社
艾普斯 習近平 鄭麗文 范斯 國民黨 民進黨 中國 台灣 美國 俄羅斯 日本 烏克蘭 武統 戰爭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