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災後泡水車之亂 全面警戒

圖、文/車訊網

▲南部日前降下超大豪雨,導致許多民眾愛車泡水。(圖/車訊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南部地區8月底遭逢致災性超大豪雨襲擊,引爆嚴重水患,造成多人死傷、流離失所,高達新臺幣7億4千萬元的財產損失,影響層面更是深遠,其中泡水車更是水患之後必出的衍生產物。為讓受災民眾減輕損失,高雄市也特別宣布放寬補助標準:對於823豪雨期間未達法規救助標準50公分的淹水住戶,發放慰助金每戶5千元,此外,泡水車輛也比照凡那比及梅姬颱風災後的慰助金標準來辦理補助,汽機車最高可分獲2萬、2千元慰助金。   泡水車是大多數購車消費者最不願碰到的狀況車之一,一般而言,泡水車若要再經手販售,都會經過特別清潔處裡,以吸引消費者青睞。但是泡水車往往潛在的維修問題多如繁星,一些不良的車商為了能順利成交,多使用話術隱匿實際車況,以致消費者難以正確評估判斷,極易引發消費糾紛,曠日廢時的釐清調解,橫生一肚子氣,是惡質卻常見的中古車消費糾紛。   拒騙!查察泡水車不求人   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泡水車消費糾紛,正確選擇有信用的優質車商,自然是必做的功課之一,然而,把自己培養出能夠看穿實況的火眼金睛,才是最有保障的「自我防身術」。想要快速判斷車子是否遭逢淹水,建議您不妨從以下六個面向去觀察:   STEP 1. 前車主車籍登記地是否曾為淹水災區? 在檢驗車子之前,不妨可先從車輛的車籍資料中去了解,該車所登記的所在地是否在所謂淹水區域。即使泡水車輛在流入中古車市後,經過車商轉手過戶幾次,該車原本所在地早就難以查驗,消費者仍應留意並詢問清楚這方面資訊。   STEP 2. 引擎室內周圍零件線路是否留有污泥? 因為泡過水的零組件幾乎不能再使用,尤其引擎本體及變速箱,一旦浸水就得全部拆解徹底清洗,否則就等著搪缸或換新引擎一途,所以檢查引擎室內周圍所有零件及線路是否留有污泥的痕跡是很重要的判斷依據。引擎內部則可將機油尺抽起,若發現機油痕跡有呈現乳白狀,則代表引擎汽缸內有進水過。    STEP 3. 檢查儀錶板內部線組是否生鏽或藏有泥沙? 再來是檢查隱藏在儀錶板內部的線組,如果發現接頭有生鏽或藏有泥沙的痕跡,那表示此車曾經泡過水。此外,在腳踏板上方的隔板內側,也是車子泡水後泥沙容易堆積的地方,最好拆開隔板一探究竟。   STEP 4. 檢查椅套及地毯是否有泡水痕跡或難聞異味? 藉由檢查椅套及地毯來判斷是否為泡水車,因為這些地方只要泡過水,都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及霉味,儘管已經過清洗,也會產生出難聞異味,而內裝如果有因為多次拆裝而導致的鬆弛狀,也會留下蛛絲馬跡透露出不尋常之處。不僅如此,座椅的檢查也是一大重點,因為車輛一旦泡水,座椅內部的海綿一定吸滿水分,如果業者為了讓車子能迅速脫手而未使之自然風乾,那保證乘客的褲子一定會越坐越濕。   STEP 5. 檢查最會藏汙泥處:安全帶拉到底、B柱內部、前後擋風玻璃防水橡皮覆蓋處 此外,可拉出安全帶到底檢查是否有污泥痕跡,並拆開「B柱」的塑膠蓋板檢查內部,若車輛泡過水,此處定會有明顯的污泥痕跡。也可撬開前後擋風玻璃的防水橡皮,檢查覆蓋處是否有大量的泥沙堆積。    STEP 6. 泡水後3~6個月「最易發病」,買車不碰運氣,交給專業鑑定! 特別提醒各位,通常經處理過的泡水車,其實是不容易讓看車的民眾察覺泡水痕跡,但是泡水車通常會在3至6個月之後開始「發病」,除了殘留在機件或車室內裝裡的污水開始產生異味外,電路系統也會莫名其妙短路。讓車子越開越不順,甚至無法再發動。為了遠離風險或是避免誤判,一份合格完善的鑑定報告書尤顯重要,一目了然車體狀況,即時謹慎評估。

▲經處理過的泡水車不易察覺,請專業人士鑑定就對了。(圖/車訊網)

鎮定!泡水車自救降損一點通   然而,如果很不幸的,若自己就是水災受害車主,面對飽受摧殘的愛車,請快速判斷淹水狀況,並根據領進行善後保養:  

     

泡水車 車訊網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