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熬夜了!你大出這4種「壞便便」…恐是消化系統出問題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人隱藏著便秘的問題,但多數人皆以為有正常排便就不算便秘,針對這個問題專家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就算你每天都有上大號,但有殘便或是很用力才能上出來,以及大便中夾雜未消化完的食物,都代表排便狀況不佳。根據《早安健康》報導,有中醫指出這4種「糞便形狀」,可以了解身體哪部分出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人隱藏著便秘問題,卻不曉得。(圖/記者李鴻典攝影)

首先第一是「細長便類型」:糞便量少又細,容易反覆便秘與腹瀉。這類型的糞便常出現在,總是忙不過來的人身上,因為壓力大,導致腸道被迫處在緊張狀態,又因消化不佳,糞便中常會夾雜未消化完全的食物。第二是「不規則形狀軟便類型」:糞便很軟、不會結塊,每次排出的量都很少、且難有便意。通常這種情況容易出現過度疲勞、睡眠時間短暫、不吃早餐的人身上。

▲多食蔬果、誤熬夜才能擁有健康腸道。(圖/翻攝自freepik)

再來第三種是「 顆粒糞便類型」:經常好幾天沒上排便,且糞便乾硬、顏色偏黑,呈現「山羊屎」顆粒狀。出現這種糞便,代表常熬夜、長時間使用電腦、且生活不規律的人,這表示身體缺少水份、營養不良,以至於腸道乾燥,無法製造好便。最後第四種是「粗硬糞便類型」:糞便呈現乾硬粗大條狀,要費極大力氣才能排出,且排氣不順、腹部微突。出現這類型的糞便,代表平時喜好吃重口味,熱愛肉類缺乏蔬果攝取,導致腸道太多廢棄物,且早上起床時會有嚴重口臭。(編輯:李薇)

健康 糞便 形狀 消化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