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養生、選錯鹽 36歲女主管竟罹甲狀腺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嚴選更要「鹽」選!台灣女性缺「碘」多,30歲後達高峰,可能影響下一代智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倘若民眾平日又鮮少攝取含碘食物,很可能置身於甲狀腺疾病高危群而不自知。(圖/資料照)

36歲的姚小姐是公司一級主管,平日工作以決策性為主,壓力甚大。姚小姐平時注重養生,盡可能都挑選天然或進口食材烹調,每2~3年會固定做一次健康檢查。

由於還年輕,加上以往健康檢查都顯示甲狀腺功能正常,即使知道甲狀腺癌是國內十大癌症之一,卻從未考慮進一步檢查甲狀腺結構狀況。直到前往聯安診所,在建議之下,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竟然左右兩側都有結節,其中左側最大的結節約1.2公分,經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日前已經切除,由於發現得早,術後狀況良好。

姚小姐表示,自己從未想過竟然會罹癌,而且還是功能指數一切正常的情況下罹患甲狀腺癌,罹癌後更驚覺身邊也有年輕的女性朋友曾面臨相同的甲狀腺問題,因而現身說法,提醒女性朋友不要輕忽甲狀腺健康問題,完整的檢查才是健康之道。

根據聯安診所與台灣大學合作的「碘飲食頻率問卷」調查數據發現,近6成民眾不知道,國人有缺碘的風險,也不清楚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缺碘。

聯安診所院長、醫師鄭乃源表示,由於食安問題頻傳,民眾對於進口食材趨之若鶩,選購鹽品時也多著重天然、進口產品等訴求,卻忽略鹽中是否含「碘」。根據聯安診所走訪各大零售通路調查發現,進口鹽佔大宗且多數不含碘,市售含碘鹽僅佔1成,倘若民眾平日又鮮少攝取含碘食物,很可能置身於甲狀腺疾病高危群而不自知。

鄭乃源醫師表示,台灣女性缺碘高峰期為30-39歲,比例高達34.03%,而根據台大教授蕭寧馨的研究,缺碘不僅影響孕婦健康,且會導致新生兒的腦部發育受限,造成孩童的IQ低落10分以上。他提醒準備或已經懷孕婦女應特別注重碘營養的攝取,為寶寶建立健康的基礎。

鄭乃源醫師提醒國人若想維持甲狀腺健康,應掌握鹽品+飲食+檢查,三碘不漏的原則。

1.買鹽多看一碘:選用包裝標示加碘、含碘,成分標示含碘酸鉀、碘化鉀之「加碘鹽」。

2.食材多吃一碘:每週攝取適量含碘的食材,如海帶、海帶根、海帶芽等。

3.檢查完整一點:甲狀腺血液+超音波都要做才完整。(編輯:李鴻典)

鄭乃源 癌症 甲狀腺癌 甲狀腺 聯安診所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