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外籍漁工「與病鼠親密接觸」 染漢他病毒出血熱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今日公布國內今(2019)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北部20多歲男性外籍移工,從事漁業,近期無出國史,平時均在漁船生活。該患者8月3日起出現嘔吐、腹瀉、全身倦怠無力等情形,因症狀未改善,於8月5日兩度就醫後收治住院,因個案出現肝、腎功能異常由醫院通報,經檢驗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是今年首例。

請繼續往下閱讀….

▲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圖/pixabay)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該男目前已無不適症狀並出院,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個案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並給予民眾衛教宣導。

蘇家彬提到,漁工平常在漁船上生活,在漁船搜捕鼠類,在船上捕獲的1隻老鼠確實有漢他病毒陽性。台灣帶有漢他病毒的老鼠,以錢鼠、溝鼠較多;溝鼠是城市常見老鼠的其中一種,有15%帶有漢他病毒出血的病毒。

蘇家彬說,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給人類,人類一旦吸入或接觸遭病毒污染的空氣微粒、污染物、病鼠糞便、尿液、唾液等,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說,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由感染漢他病毒引起,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圖/記者楊晴雯攝)

蘇家彬指出,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伴隨臉潮紅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有一定死亡率,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蘇家彬呼籲,預防感染漢他病毒的方法就是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住宅及各種公共場所,包括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都應加強環境清潔工作,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如鼠糞上等,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漢他病毒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