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17天打造呼吸器原型機 10月底試量產

工研院僅花17天便成功打造醫療級呼吸器原型機,預計10月底完成10台呼吸器試量產,並於明年6月達到量產100台呼吸器目標。

▲工研院僅花17天便成功打造醫療級呼吸器原型機,預計10月底完成10台呼吸器試量產。(圖/翻攝自facebook.com/itri.tw)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業技術研究院今天舉行防疫科技線上記者會,發表醫療級呼吸器原型機。院長劉文雄說,工研院這次打造呼吸器原型機,除目前防疫需求外,更將對產業的中期及長期發展有貢獻。

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打造呼吸器原型機,具有4大意義,包括超前部署防疫物資、提升布局高階醫材、建立呼吸器校正及驗證能力、展現台灣可以協助全球呼吸器需求的能量。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說,呼吸器原型機是由整合資通訊、機械、機電、顯示面板、醫學、電子材料與光學7大領域,共30名工程師的團隊合作完成。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表示,10月底前將完成10台呼吸器試量產,進行各項法規符合性驗證,明年6月協助國內廠商量產100台呼吸器。

©中央社
工研院 原型機 醫療級呼吸器 試量產 防疫需求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