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為啥必敗?清朝廢到笑「3原因」曝光 全和他有關

生活中心/詹鎰睿報導

回到西元1894年,中日兩國爆發甲午戰爭,最終由清廷慘敗作收,可是明明廣大的清廷為什麼必敗呢?對此,專門研究講解歷史的YouTube「cheap」解釋就連教科書都沒有說的「3大必敗主因」,這都跟北洋水師指揮官李鴻章脫離不了關係。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洋水師指揮官李鴻章,成了甲午戰爭必敗主因之一。(圖/資料照)

cheap依據《靖海澄疆-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書籍表示,整體事件要回到李鴻章購買軍艦來看,1875年李鴻章曾向英國買了4艘鐵甲艦成立了北洋水師,接著又向英、德兩國購買大量軍艦,但後來因為慈禧太后把錢通通拿去蓋「頤和園」,導致了後幾年,就算其他國的海軍突飛猛進,但清廷北洋水師仍再原地打轉。

直到1894年6月,中日雙方在朝鮮半島一觸即發,李鴻章這才意識到危機,便趕緊向英國購買軍艦,無奈錢都被慈禧太后花光,軍艦還被日本買走反過來痛打中國,直到最後決定要買時,又被其他國惡意漲價,逼得李鴻章只好派駐英公使龔照瑗幫忙購買打聽,誰知道龔照瑗慣性貪汙,頻頻用同一艘船來謊報更高的價。

這也讓完全不懂船隻、公定價的李鴻章慘變成了冤大頭,好笑的是,李鴻章買船的消息一出,也讓其他國家通通找上門推薦宰割,包括二手船、被騙錢等不到船等等,而且清廷一票陸軍出生的北洋水師高層都不懂,由於眼見對日戰爭急迫,需要即戰力,李鴻章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機會。

▲ 李鴻章誤信洋人、貪官買船隻而敗給日本。(示意圖/翻攝自推特)

對此,cheap直言,可見李鴻章辦事沒有邏輯性跟原則,也可從史料中可以發現,李鴻章買船艦時,永遠只關心「有沒有現貨?」,不僅「今日買,明日到」的觀念非常荒謬,而且在操作上面也需要時間熟練。

雖然日本也是瘋狂砸錢買船艦,但日本海軍將領都有長期翻譯、閱讀歐美軍事期刊的習慣,反觀中國不是手下貪污就是吸鴉片,完全沒有責任歸屬感,所以從甲午戰爭到日後的幾場大戰中,中國都被日本完虐,「其原因不是很明顯了嗎?」

最後,cheap笑著結論,清朝最後50年搞了現代化的海軍,卻完全不是日本的對手,除了經費不足以外,主持大局的李鴻章,始終是個門外漢,再配上一群尸位素餐,對海軍無責任感的傭笨將領,這才是失敗的主因。

▲影片來自YouTube-cheap授權提供。

慈禧太后 李鴻章 甲午戰爭 清朝 海軍 船艦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